第一章钟吕丹道概述
��精理、气理、神理的论述,两者同源而异名。
从天道而言,《黄帝内经》是在天气和地气之中论述人气的著作。这里所说的“气”是指能量、能量流和能量场。运用目前的科学技术,人们可以认识到“气”(能量)的存在,但无法认识“气”的属性和规律。运用传统的丹道修炼,人们不仅可以直接认识到“气”的存在,还可以认识到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气”的属性和作用。《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天气、地气、人气,以及藏气、经络、穴位、气化、阴阳五行等概念都变成了可以直接认知的客观存在。因此,《黄帝内经》同样是天道经典。
由于天气、地气、人气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一些有识之士把《黄帝内经》用于人体的健康事业,《黄帝内经》又派生出了中医学,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之一,是中医学的祖典。《黄帝内经》的价值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至今还在发挥着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
4。道家——对天道的概括和升华
道家是以老子《道德经》为核心的学说派别,道家也是对天道的系统概括和认知升华。《道德经》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明确指出:“道”是可以用心感知的,是用心感知的异乎寻常的存在。所以,“道”就是妙,就是玄,不妙不玄不足以为“道”。玄妙是“道”的特征。就天道而言,天道是用心灵认知玄与妙。就“道”而言,天道是心灵认知“道”的过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的生成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万物遵循“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存在势态。这是对《周易》气理结构的系统概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人认识“大道”的方向和过程,人想要成就为“四大”之一,必须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进一步指明了认知和认识天道的方向。
《道德经》是集东方古老的华夏民族的天道思想、宇宙哲理、思维智慧之大成,并把它推到了人类智慧最高的境界。在世界思想史上,极少有人能达到老子的境界。许多著名思想家只能认识到现象界,他们只知道相对而不能了解绝对。《黄帝内经》和《周易》作为阴阳之道,把人们引向了隐象界,并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老子之“道”这一超绝古今的伟大发现,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学说,因为它不仅把握了现象界,超越了隐象界,还达到了无象界——宇宙的本体境界。老子实现了从现象界到隐象界、再到无象界的个人超越和升华,又为后人指明了超越之路。由此促成了道家学派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文化的内核完美地建立起来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
由此也促使人们参悟天道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人类古代文明的标志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灵性文明。透过史前文明的遗址和文明古国的遗址,人们不难有�
从天道而言,《黄帝内经》是在天气和地气之中论述人气的著作。这里所说的“气”是指能量、能量流和能量场。运用目前的科学技术,人们可以认识到“气”(能量)的存在,但无法认识“气”的属性和规律。运用传统的丹道修炼,人们不仅可以直接认识到“气”的存在,还可以认识到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气”的属性和作用。《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天气、地气、人气,以及藏气、经络、穴位、气化、阴阳五行等概念都变成了可以直接认知的客观存在。因此,《黄帝内经》同样是天道经典。
由于天气、地气、人气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一些有识之士把《黄帝内经》用于人体的健康事业,《黄帝内经》又派生出了中医学,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之一,是中医学的祖典。《黄帝内经》的价值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至今还在发挥着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
4。道家——对天道的概括和升华
道家是以老子《道德经》为核心的学说派别,道家也是对天道的系统概括和认知升华。《道德经》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明确指出:“道”是可以用心感知的,是用心感知的异乎寻常的存在。所以,“道”就是妙,就是玄,不妙不玄不足以为“道”。玄妙是“道”的特征。就天道而言,天道是用心灵认知玄与妙。就“道”而言,天道是心灵认知“道”的过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的生成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万物遵循“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存在势态。这是对《周易》气理结构的系统概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人认识“大道”的方向和过程,人想要成就为“四大”之一,必须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进一步指明了认知和认识天道的方向。
《道德经》是集东方古老的华夏民族的天道思想、宇宙哲理、思维智慧之大成,并把它推到了人类智慧最高的境界。在世界思想史上,极少有人能达到老子的境界。许多著名思想家只能认识到现象界,他们只知道相对而不能了解绝对。《黄帝内经》和《周易》作为阴阳之道,把人们引向了隐象界,并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老子之“道”这一超绝古今的伟大发现,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学说,因为它不仅把握了现象界,超越了隐象界,还达到了无象界——宇宙的本体境界。老子实现了从现象界到隐象界、再到无象界的个人超越和升华,又为后人指明了超越之路。由此促成了道家学派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文化的内核完美地建立起来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
由此也促使人们参悟天道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人类古代文明的标志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灵性文明。透过史前文明的遗址和文明古国的遗址,人们不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