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钟吕丹道概述
�意识。在神人杂居的远古时代,神(巫觋)以灵性认知客观世界,人以意识认知客观世界,两者的相互结合开创了人类的古代文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或国家没有实现灵性认知的理性化,也没有使灵性认知与意识认知的结合得以延续。人们不得不依靠主观意识认知客观世界,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积累,才有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庆幸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实现了灵性认知的理性化、系统化,经过由整体到局部、由轮廓到精细的漫长积累,形成了以天道文化为核心的内核文明。它与表象的人文文化相结合,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天道文化进一步延伸,形成了道家文化、道教文化、丹道文化等。天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是根就不表露在外,它承袭上古,以隐象和无象为研究对象,从更高的层次深入认知客观世界,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积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方法体系,人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不甚了解,称之为神秘文化;是根又不断地滋养于外,它支持和辅助着社会人文文化的发展,形成儒道相兼相容的文化构成,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政治上,参与和推动社会的进程;在思想上,影响和渗透在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医学上,创立中医并推动其发展;在民族性格上,体现出对天地万物有着特殊的感受和理解;……正是因为拥有丰富、多层、深邃、博大的内核文化,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着超强的向心力、凝聚力,表现在文化的自主性、整体性、稳定性。这是中华民族特色的根源所在。

  5。《周易参同契》——道、易、法三位一体的丹道体系初建

  天道文化经过长期的理性积累,形成了《黄帝内经》、《周易》,经过老子的集大成,形成了《道德经》。人们如何能够深入天道之中,达到高深的境地,需要具体的方法,这便促使了丹道的形成。现存最早的丹道著作是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是以黄老之道为核心,以《周易》为理论,借外丹炉火之法,阐述凡人经修炼而能成仙得道的全部过程。“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可生化为一、二、三和万物,又是天地万物的最终归宿。它包含着宇宙生成之理,蕴藏着宇宙运化之机。人要参悟大道,修真成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周易》是天地万物生成和运化的基本模式,其中包含着人们认识天地万物的思维方式。人欲与天地同在,必须顺天理而行,合人道于天道之中。由此,形成了修真过程的基本原则或系统,为后人修炼指明了方向。《周易参同契》融道、易、法于一体,它告诉人们:人体是一个宇宙,其中又包含着诸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脉路,内外窍穴等无数个小宇宙;同时,人体又是地球中的一个小宇宙,是太阳系乃至天体宇宙中的一个小小宇宙。小宇宙只有顺应大宇宙而生化,方可与大宇宙同在。具体来讲,修炼五脏六腑之气与地球自转相合,修炼任督二脉之气与月亮运行相合,修炼十二经络之气与太阳运行相合。按照这条思路进行探索,就一定可以修真成仙,入虚合道。

  《周易参同契》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建立了一个道(思想)、易(理论)、法(实践)于一体的完整思维模式,为探索人体奥秘和宇宙奥秘,提供了一整套独特的世界观、认识观和方法论,初建了丹道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思想源泉,也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精妙典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永久性的价值和支撑力量。

  6。《灵宝毕法》——丹道体系的形成

  钟离权,字云房,生卒不详,咸阳人。师承王玄甫,得长生之道,乐于寻仙访道,云游四方。隐于终南山时,于石壁间得《灵宝经》,尽获修真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