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27发展史
�。留利卡只能再次考虑原来的“3+9+1+1”方案方案,但4级风扇已经设计完毕,于是也被加在了这个“3+9+1+1”方案上,这样,al-3lf发动机的压缩机机构部分就有些类似另一种著名的发动机---为米格-29研制的rd-33。

  从制造单晶涡轮转子的苏联航空材料制造厂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该叶片在进行热实验时发现无法满足热强度要求,假如要冷却的话就只能从压缩机中引气。那样做既降低了发动机的推力,又增加了油耗。这样,al-31f就赶不上t-10-1的试飞了。一直到t-10-3/t-10-4制造出来的时候,al-3if才满足了性能要求,正式成为苏-27的动力系统.但就整个原型机来说,这只是确定了飞机的外形。

  航电及武器系统的研制

  电子设备与武器的挑选‘‘‘光有外形和发动机的飞机是不能作战的。为了让t-10-1具备作战能力oeps-27光电火控系统,苏霍伊设计局开始为它挑选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按照pfi项目中的规定,苏-27和米格-29的主要设备必须是一样的。但由于对苏-27的使用要求更为严格,空军对苏-27的航空电子和武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多模式雷达必须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全周上视/下视追踪目标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设备追踪目标;新的数字式数据处理器。装备新型的光电追踪红外瞄准具,并且在使用该设备瞄准时可以发射近距导弹和机炮;座舱内要装上平视显示器和单色阴极显示器。根据情报,苏联飞机在雷达、电子和计算机水平上要大大落后于国外对手,这就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火控系统。经过一番综合论证,决定为苏-27安装oeps-27光电火控系统(有趣的是,另一种类似的oeps-29也被装在了米格-29上)、rlpk-27雷达系统等一些先进的设备。到了1982年,这种火控系统正式装备在苏-27上。

  苏-27的固定武器选用和米格-29一样的30毫米ao-17双管机炮,导弹也采用同样的k-27、k-73和k-60m,两机的不同处在于挂载导弹的数量上。由于最初是把苏-27作为截击机来设计的,因此,它虽然有8吨的载弹量,但只能挂载无制导炸弹和火箭弹。挂装的导弹也根据空军的要求进行了改变。到最后,苏-27可以使用k-13m1、k-14、k-60和k-73四种近距离空空导弹,以及k-27et和k-27er型中程空空导弹.原来准备使用的ao-17机炮通过了地面测试,但随后被放弃,而采用了重新设计的30毫米tbk-687单管机炮。1977年完成了tbk-687的全尺寸模型,1983年正式命名为gsh-301装备苏-27和米格-29,而ao-17机炮在1982年成为了米-24p和苏-25的标准武器.ao-17和gsh-301的炮弹可以通用。

  t-10的试飞

  由于al-31f发动机尚未完成,t-10-l只能使用人al-21f-3涡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比al-31f更加笨重、功率更小、效率更低。但这并不影响t-10在1977年进行首飞,1978-1979年,al-31f投入大批量生产后,t-10才使用了新的发动机。试飞工作在试飞组(以后的苏-27m的首席设计师尼基汀就是其成员之一)严格监督下开始了。在通过了地面测试和高速滑行测试之后,试飞组给予了试飞许可。

  1977年5月20日,在苏霍伊设计局首席试飞员、苏联英雄瓦拉米尔?伊留申的驾驶下,t-10-1(机头号10)首次冲入了蓝天。随后,试验了新型战斗机的操控系统。当时,t-10-1还没有安装火控系统。在以后的8个月中,t-10-l进行了38次飞行。到了1985年,t-10-l圆满地完成了它所有的飞行任务,被送到莫斯科附近的莫尼诺空军博物馆保存。1978年,苏霍伊设计局制造了另一架原型机---t-10-2,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