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27发展史
的飞行测试由苏霍伊设计局的耶夫格尼?索诺约夫进行。1978年7月7日,索诺约夫驾驶它进行中、高空飞行项目的测试。当他在11000米和5000米飞行时,一切都很正常,但当他下降到1000米高度准备测试一下1000千米/时速度下的性能时,飞机的过载一下子高得超出了他的预料。飞行员立即向前推杆试图保持飞机的平衡,这使飞机的过载立即变为-8g。这些无意义的努力没能挽救他,飞机的动能损失之快超出了飞行员的想象,飞机终于坠毁在地面上.这次事故促使苏霍伊设计局为苏-27加装了线控操作系统。
苏霍伊设计局又开始制造第二批的两架---t-10-3和t-10-4。与此同时,留利卡设计局也加紧为t-10-3/4制造al-31f发动机,不过,现在的发动机还不是正式的生产型,而是al-31fn。等到t-10-3/4制造出来,al-3lfn也完成了,并被迅速地安装在t-10-3/4的发动机舱内。1979年3月,t-10-3的组装完成,试飞员还是瓦拉米尔?伊留申。但完成了地面测试之后,试飞组和试飞员都不批准它上天,因为运来的al-3lfn存在缺陷。最后,大家的结论是必须将发动机送回去改进。留利卡设计局立即展开改进工作,改进了这些缺陷。1979年8月23日,伊留申完成了t-10-3的首次飞行。1个月后,装有雷达的t-10-4也被运到机场,用于雷达系统的测试。
从t-10到苏-27
1980年6月,试验型的t-10-5制造完毕,随后又制造了t-10-6/7/8/9/10/11。这些飞机被同称为“苏-27的t-10-5型”。到了1980年,能参加飞行测试的t-10总共又9架,其中7架装al-21f-3ai发动机,两架(t-10-3/4)装al-31fn发动机。t-10-5型在1981年首次装上了完整的火控系统进行测试。但在1981年9月3日的一次飞行中,t-10-7在进行最大航程测试时,因燃料耗尽坠毁在离机场不远的地方,试飞员伊留申跳伞成功。不过因为此次事件,主设计师科辛被解职,主工程师雅马科夫被开除,伊留申也被勒令不得再执行飞行任务。似乎“祸不单行”。
1981年12月23日,刚制造完成、使用了不到l年的t-10-12因为高速飞行时、前机身断裂而坠毁,试飞员科马诺夫丧生。
1982年,测试基地又增加了几名新成员:t-10-14/15/16/17,其中t-10-14被用于t-10-17为第一架正式生产型原型机地面静力测试。1982年6月2日,试飞员伊沙科夫驾驶着苏-27的正式生产型t-10-17完成了试飞。接着,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又造出了9架:t-10-18/19/20/21/22/23/24/25/26/27。这些飞机加入试飞项目后,让设计局进一步掌握了飞机的特性。针对飞行测试中出现的各种事故,苏霍伊设计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飞机。终于在1985年,第一批苏-27截击机开始在苏联空军中服役。年底,大批苏-27交付给空军和防空军。之后,又根据作战需要,为苏27加装了通讯、协同作战控制系统。当整个系统调试完毕后,1990年8月23日,苏联国防部长批准将苏-27作为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标准战斗机,至此,经过近20年的研制和发展,苏-27终于成为了苏联空军战斗机群的主力。
苏-27ub
早在苏-27刚刚开始正式研制的时候,苏联空军就提出需要一种教练型,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0u-1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0u-1
以使新飞行员们能快速掌握苏-27的飞行特性和火控系统,教练型的代号苏-27ub。70年代末,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研制苏-27ub(工厂代号t-10u)。按照要求,教练机将具备同单座型战斗机一样的结构、设备和性能。1980
苏霍伊设计局又开始制造第二批的两架---t-10-3和t-10-4。与此同时,留利卡设计局也加紧为t-10-3/4制造al-31f发动机,不过,现在的发动机还不是正式的生产型,而是al-31fn。等到t-10-3/4制造出来,al-3lfn也完成了,并被迅速地安装在t-10-3/4的发动机舱内。1979年3月,t-10-3的组装完成,试飞员还是瓦拉米尔?伊留申。但完成了地面测试之后,试飞组和试飞员都不批准它上天,因为运来的al-3lfn存在缺陷。最后,大家的结论是必须将发动机送回去改进。留利卡设计局立即展开改进工作,改进了这些缺陷。1979年8月23日,伊留申完成了t-10-3的首次飞行。1个月后,装有雷达的t-10-4也被运到机场,用于雷达系统的测试。
从t-10到苏-27
1980年6月,试验型的t-10-5制造完毕,随后又制造了t-10-6/7/8/9/10/11。这些飞机被同称为“苏-27的t-10-5型”。到了1980年,能参加飞行测试的t-10总共又9架,其中7架装al-21f-3ai发动机,两架(t-10-3/4)装al-31fn发动机。t-10-5型在1981年首次装上了完整的火控系统进行测试。但在1981年9月3日的一次飞行中,t-10-7在进行最大航程测试时,因燃料耗尽坠毁在离机场不远的地方,试飞员伊留申跳伞成功。不过因为此次事件,主设计师科辛被解职,主工程师雅马科夫被开除,伊留申也被勒令不得再执行飞行任务。似乎“祸不单行”。
1981年12月23日,刚制造完成、使用了不到l年的t-10-12因为高速飞行时、前机身断裂而坠毁,试飞员科马诺夫丧生。
1982年,测试基地又增加了几名新成员:t-10-14/15/16/17,其中t-10-14被用于t-10-17为第一架正式生产型原型机地面静力测试。1982年6月2日,试飞员伊沙科夫驾驶着苏-27的正式生产型t-10-17完成了试飞。接着,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又造出了9架:t-10-18/19/20/21/22/23/24/25/26/27。这些飞机加入试飞项目后,让设计局进一步掌握了飞机的特性。针对飞行测试中出现的各种事故,苏霍伊设计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飞机。终于在1985年,第一批苏-27截击机开始在苏联空军中服役。年底,大批苏-27交付给空军和防空军。之后,又根据作战需要,为苏27加装了通讯、协同作战控制系统。当整个系统调试完毕后,1990年8月23日,苏联国防部长批准将苏-27作为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标准战斗机,至此,经过近20年的研制和发展,苏-27终于成为了苏联空军战斗机群的主力。
苏-27ub
早在苏-27刚刚开始正式研制的时候,苏联空军就提出需要一种教练型,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0u-1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0u-1
以使新飞行员们能快速掌握苏-27的飞行特性和火控系统,教练型的代号苏-27ub。70年代末,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研制苏-27ub(工厂代号t-10u)。按照要求,教练机将具备同单座型战斗机一样的结构、设备和性能。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