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刘白羽这人绝对不能用!
��行。到时候却又失信了,见舆论汹汹,不能不就藩,郑贵妃便借机开口,为儿子大捞一把。郑贵妃要求一次赐田四万余顷,群臣力争,不得以减为两万倾,又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庄田四万顷减半,仍须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

  第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府。

  第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府。

  第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府。

  第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以上五项,尤以最后一项影响国计民生、及于边防军饷,后果异常严重。而神宗一概答应。

  好容易办妥,郑贵妃依然不让福王按制度就藩,借口为第二年为李太后祝寿,企图再拖一段时间。遭到李太后的训斥,而且李太后碰巧没有活到第二年70大寿就去世了,大臣们一再催促,神宗和郑贵妃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只好让福王就藩。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朱常洵带着无数金银财宝就藩洛阳,队伍前后达100多里。

  同时,得庄田二万顷,这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后来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宴”——当然不排除满清篡改历史,一边黑李自成吃人,一边黑明朝藩王都不是东西…….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看,福王这么个愚蠢贪婪的样子,未尝不是在崇祯面前自保的一种手段——但是历史被改变之后,刘白羽名满天下之后,福王就有点想法了——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没当上皇帝,就是因为得罪了士大夫集团,尤其是东林党这批大嘴跑……

  但是天启皇帝任用魏忠贤大杀东林党,老福王朱常洵就觉得这事有变,想等个机会,而后刘白羽身为崇祯皇帝的老师,却没有半点亲近的样子,这位就有点想法了.

  我没当上皇帝,不就是因为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闹得么?结果呢,天启那个狼崽子是怎么对待你们的!这回知道我的好了吧!?

  崇祯给你们平反,我干脆直接抱大腿!

  老福王朱常洵觉得刘白羽这人钱财无数,大官也是触手可及,只怕就想让自己的学术流芳百世,索性以家训的名义,全家学习刘白羽的新理学,那意思就是咱要是当了皇帝,保证思想上,政治上全听你这大儒的——反正朱常洵这人又胖又懒,他心里还觉得有这样能干的大臣,皇帝如果还要指手画脚,那纯粹是吃饱撑的呢!

  再说了刘白羽的新理学包罗万象,学深了是很难的,不过皇家子弟么,学一点意思意思也就行了,至少懂点医学常识不吃亏吧……所以这点上朱常洵也是没有压力.

  而且为了表示自己对刘白羽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老福王朱常洵也不顾自己的年龄了,效法读书人给刘白羽递了门生帖子不说,还雇佣了一大批不得志的文人鼓吹刘白羽的新理学,骂八股误国…….

  崇祯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刘白羽的所作所为和老福王朱常洵的举动联系在了一起,那就十分可疑了,丫和福王联系,不是说逼着我让他当实权丞相,然后科举上一家独大吧…….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又翻出了刘白羽的奏折——刘白羽这厮什么事情都往上写,奏折都是几百,几百的——这也是让崇祯皇帝不待见的原因之一,你丫想累死朕么?

  可是不看还不行,刘白羽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