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刘白羽这人绝对不能用!
�是些言之有物的东西,很多都是治理国家的良策——比如什么整理漕运,兴修水利,以及找到矿山的地点,怎么省钱还有效之类的——虽然开始让朝臣们吓了一跳,刘白羽一个宅在山东的主儿,怎么江南,塞外的地理都比地方官还清楚?

  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朝廷也发现刘白羽这些纸上谈兵的奏折还真是最优解——已经有人私下说刘白羽是孔圣人转世,才能无所不知——甚至朝廷修什么工程,直接就按照刘白羽的奏折办就没错,不按照刘白羽奏折办的,还真基本都是贪官或者糊涂蛋了……

  这点让钱龙锡和崇祯皇帝都是亚历山大,虽然刘白羽的奏折都是几百几百的,看得人眼睛都疼了,两人却不得不看……

  针对这种现象,文官们给刘白羽起个外号“隐相”意思就是此人虽然不在朝堂之上,内阁诸位辅臣,各部尚书,也得按照人家的指示办——不这样就吃力不讨好,会被当做傻逼……

  搞得朝廷里不少官员都要给刘白羽递门生帖子,主张废除八股,代之以刘白羽新理学的观点也是朝廷主流,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的主张几年内废掉,有的主张十几年内废掉,缓急不同罢了.

  钱龙锡如果不是和崇祯皇帝有着特殊关系,也知道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对刘白羽其实非常不喜欢的话,其实自己也想给刘白羽递门生帖子,虽然年龄是个问题,不过既然大家都不在乎,自己也不丢人不是?

  崇祯皇帝其实最初对于刘白羽还是十分欣赏的,尤其是刘白羽《历朝政治得失》里的为君之道让崇祯皇帝更是拍案叫绝,曾经几次劝天启启用刘白羽当首辅——这人就是诸葛亮一流的人物啊,不启用是国家的损失啊!

  只是每次说到这里,天启总是笑而不语,最后再弥留之际,才告诉了让崇祯皇帝毛骨悚然,决心永远不用刘白羽的话:

  “弟弟!我何尝不知道刘白羽这种人是比诸葛亮还强的大才,几千年一出的人物,只是这人,绝对不能用啊!”

  “为什么?皇兄不是一再说,唯才是举品德都可以放一边么?”崇祯皇帝疑惑的问道.

  “用人其实就好比买东西,不是质量越高越好——因为质量太高的,价格你未必买得起!”

  “刘白羽此人,政务水准之高,其实是超过诸葛武侯的,别的不说吧,身在山东,连江南水利怎么修最省钱,最省力都知道——这点古代哪位名臣能做到一半?”

  “这是好事啊,去年一年就省了近百万银子,咱大明的银子不是一直不够花么?青山居士一出,这些贪官污吏骗朝廷银子可就难了….”

  “然后就是朝廷里群臣都成了这位“隐相”的下属,我成了人家的印章?”

  “皇兄!青山居士学究天人,淡泊名利,他不是那种人的!”

  “人是会变得!以刘白羽的才能,进京就是首辅,而且是那种和丞相无异的首辅,对吧?”

  “那是自然……”

  “然后呢!刘白羽今年据说才二十五岁,而且还是医术大师,他活到八十岁都不稀奇!”

  “这……”

  “以他的威望,能力,哪个言官敢弹劾?哪个皇帝敢罢免!?人家的新理学又比理学和心学强出百倍,自然以后要用新理学科举——五十年的丞相,五十年的学生啊!到那时,这个朝廷还姓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