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刘白羽这人绝对不能用!
�是东林党人叶向高的得意门生呢,而且投靠魏忠贤也是为了保护叶向高,那又如何?东林党给他扣一顶阉党帽子,一切就都洗白了不是???

  崇祯皇帝越想越害怕,没想到自己害怕的魏忠贤只是一只纸老虎,轻轻松松的就收拾了,可是刘白羽才是可怕的饿虎,几招逼宫的手法下去,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了——也好,不做亏心事,怕什么呢!

  崇祯皇帝下了决心让刘白羽进京给自己一个清白,不过他想的太多了对于曹化淳这个心腹太监也开始怀疑了:

  “大伴【明朝皇帝对心腹太监的亲密称呼】你和我实话实说,我们的人没参与到皇兄寝宫里去吧……”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傻到问你手下人参合没参合到天启身边的事情,旁敲侧击说

  只是崇祯皇帝聪明,曹化淳这个和他一起多年的心腹也不傻啊,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是心知肚明:

  “除了几个监视魏忠贤的小崽子,我们是一个人也没有啊!”

  曹化淳看了刘白羽的奏折一眼,心里害怕崇祯皇帝没有担当,委过于人的毛病又犯了,急忙解释.

  “真的只是通风报信,没有做别的什么?”崇祯皇帝不放心的问道,他尽可能让自己的表情舒缓一些,却不知道这样反而更吓人.曹化淳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下连连磕头:

  “万岁明鉴,魏忠贤当时气焰嚣张,万岁名分又未定,这些人通风报信都不容易了,还能指望他们做些什么么?”

  这也是啊,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疑心太重了,点了点头:

  “说的好朕清清白白的,老师来更能证明朕这个皇位是皇兄亲手指定的,曹化淳,准备……”

  “万岁,不可,不可啊!”曹化淳泪流满面的抱住了崇祯皇帝的大腿:

  “最近锦衣卫刚知道,福王备下重礼,要拜青山居士为老师,还说福王府的子弟,以后都会学习青山居士的新理学……”

  “什么!福王他居然说出了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变了脸色,如果是一般的藩王,也就是礼遇儒生,图一个好名声罢了,但是福王这个人,是极为敏感的人物!

  这里说的福王自然不是后来的那位南明皇帝福王朱由崧,而是他的老爹老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在万历十四年所生,为第三子。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孝定李太后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不得已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不久后,福王完婚,婚费达三十万金。

  廷臣请福王按制度就藩,而神宗和郑贵妃一直把爱子留在身边不放。福王的封地在洛阳,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万两银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费。神宗派出太监征收“矿税”,搜刮的亿万钱财,皆入福王藩围。

  到了万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岁,宰相叶向高上疏力争,神宗答应第二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