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这位韦大人何以如此痛恨这些芍药人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知府吴之荣道:韦大人学识渊博,真是教人佩服。这芍药根叫做赤芍,本草纲目中是有的,说道功能去瘀活血。芍药的名称中有个药字,可见古人就知它是良药。马匹吃了芍药,血脉畅通,自然奔驰如飞。大人回京之时,卑职派人将这里的芍药花都掘了,请大人带回京城。众官一听,心中都暗骂吴之荣卑鄙无耻,为了迎逢上官,竟要毁去扬州的美景。韦小宝拍手笑道:吴大人办事干练,好得很,好得很。吴之荣大感荣幸,忙下坐请安,说道:谢大人夸奖。
布政司慕天颜走出花棚,来到芍药丛中,摘了一朵碗口大的芍药花,回入座中,双手呈给韦小宝,笑道:请大人将这朵花插在帽上,卑职有个故事说给大人听。
韦小宝一听又有故事,便接过花来,只见那朵芍药瓣作深红,每一瓣花瓣拦腰有一条黄线,甚是娇艳,便插在帽上。
慕天颜道:恭喜大人。这芍药有个名称,叫作金带围,乃是十分罕有的名种。古书上记载得有,见到这金带围的,日后会做宰相。
韦小宝笑道:哪有这么准慕天颜道:这故事出于北宋年间。那时韩魏公韩琦镇守扬州,就在这禅智寺前的芍药圃中,忽有一株芍药开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便是这金带围了。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禀报上去,韩魏公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韦小宝从帽上将花取下再看,果觉红黄相映,分外灿烂。那一条金色横纹,更是百花所无。
慕天颜道:那时在扬州有两位出物,一是王珪,一是王安石,都是大有才学见识之人。韩魏公心想,花有四朵,人只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罢,名望却又配不上。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陈升之,那也是一位大名士。韩魏公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头上簪了一朵。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宴,这四人后来都做了宰相。
韦小宝笑道:这倒有趣。这四位仁兄,都是有名的读书人,会做诗做文章,兄弟可比不上了。慕天颜道:那也不然。北宋年间,讲究读书人做宰相。我大清以马上得天下,皇上最看重的,却是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韦小宝听到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这九字评语,不由得大为欢喜,连连点头。
慕天颜道:韩魏公封为魏国公,那不用说了。王安石封荆国公,王珪封歧国公,陈升之封秀国公。四位名臣不但都做宰相,而且都封国公,个个既富贵,又寿考。韦大人少年早达,眼下已封了伯爵,再升一级,便是侯爵,再升上去,就是公爵了。就算封王、封亲王,那也是指日间的事。韦小宝哈哈大笑,说道:但愿如慕大人金口,这里每一位也都升官发财。众官一齐站起,端起酒杯,说道:恭祝韦大人加官晋爵,公侯万代。
韦小宝站起身来,和众官干了一杯,心想:这官儿既有学问,又有口才,会说故事,讨人欢喜。要是叫他到北京办事,时时听他说说故事,不强似说书先生吗这人天生是马屁大王,取个名儿叫慕天颜,摆明了想朝见皇上。
慕天颜又道:韩魏公后来带兵,镇守西疆。西夏人见了他怕得要死,不敢兴兵犯界。西夏人当时怕了宋朝两位大臣,一位就是韩魏公韩琦,另一位是范文正公范仲淹。当时有两句话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将来韦大人带兵镇守西疆,那是军中有一韦,西贼见之忙下跪
韦小宝大乐,说道:西贼两字妙得很,平�
知府吴之荣道:韦大人学识渊博,真是教人佩服。这芍药根叫做赤芍,本草纲目中是有的,说道功能去瘀活血。芍药的名称中有个药字,可见古人就知它是良药。马匹吃了芍药,血脉畅通,自然奔驰如飞。大人回京之时,卑职派人将这里的芍药花都掘了,请大人带回京城。众官一听,心中都暗骂吴之荣卑鄙无耻,为了迎逢上官,竟要毁去扬州的美景。韦小宝拍手笑道:吴大人办事干练,好得很,好得很。吴之荣大感荣幸,忙下坐请安,说道:谢大人夸奖。
布政司慕天颜走出花棚,来到芍药丛中,摘了一朵碗口大的芍药花,回入座中,双手呈给韦小宝,笑道:请大人将这朵花插在帽上,卑职有个故事说给大人听。
韦小宝一听又有故事,便接过花来,只见那朵芍药瓣作深红,每一瓣花瓣拦腰有一条黄线,甚是娇艳,便插在帽上。
慕天颜道:恭喜大人。这芍药有个名称,叫作金带围,乃是十分罕有的名种。古书上记载得有,见到这金带围的,日后会做宰相。
韦小宝笑道:哪有这么准慕天颜道:这故事出于北宋年间。那时韩魏公韩琦镇守扬州,就在这禅智寺前的芍药圃中,忽有一株芍药开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便是这金带围了。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禀报上去,韩魏公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韦小宝从帽上将花取下再看,果觉红黄相映,分外灿烂。那一条金色横纹,更是百花所无。
慕天颜道:那时在扬州有两位出物,一是王珪,一是王安石,都是大有才学见识之人。韩魏公心想,花有四朵,人只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罢,名望却又配不上。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陈升之,那也是一位大名士。韩魏公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头上簪了一朵。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宴,这四人后来都做了宰相。
韦小宝笑道:这倒有趣。这四位仁兄,都是有名的读书人,会做诗做文章,兄弟可比不上了。慕天颜道:那也不然。北宋年间,讲究读书人做宰相。我大清以马上得天下,皇上最看重的,却是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韦小宝听到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这九字评语,不由得大为欢喜,连连点头。
慕天颜道:韩魏公封为魏国公,那不用说了。王安石封荆国公,王珪封歧国公,陈升之封秀国公。四位名臣不但都做宰相,而且都封国公,个个既富贵,又寿考。韦大人少年早达,眼下已封了伯爵,再升一级,便是侯爵,再升上去,就是公爵了。就算封王、封亲王,那也是指日间的事。韦小宝哈哈大笑,说道:但愿如慕大人金口,这里每一位也都升官发财。众官一齐站起,端起酒杯,说道:恭祝韦大人加官晋爵,公侯万代。
韦小宝站起身来,和众官干了一杯,心想:这官儿既有学问,又有口才,会说故事,讨人欢喜。要是叫他到北京办事,时时听他说说故事,不强似说书先生吗这人天生是马屁大王,取个名儿叫慕天颜,摆明了想朝见皇上。
慕天颜又道:韩魏公后来带兵,镇守西疆。西夏人见了他怕得要死,不敢兴兵犯界。西夏人当时怕了宋朝两位大臣,一位就是韩魏公韩琦,另一位是范文正公范仲淹。当时有两句话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将来韦大人带兵镇守西疆,那是军中有一韦,西贼见之忙下跪
韦小宝大乐,说道:西贼两字妙得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