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岳父的麻烦
��东路的盗贼抓捕一事,若是三个月内处理不好的话,那是要影响到日后的升官迁转的。
李格非无奈,只能一边命令手下人加紧行动,一边自己寻找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朝廷里的执政们都并不太清楚地方上的实际情况,这京东路各地的盗贼,规模都不大,又十分分散。无非在这灾荒之年,显得数量稍微多了一些。而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实力,如果遇上了少数衙役与保甲,他们才会跳出来对抗一二,而一旦听说来了大队官兵的消息,便立刻早就开始逃之夭夭。
李格非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说服并调集到了地方上所有能动的厢军兵力,终于将最大的一股贼匪追赶到了一处叫作石垛寨的地方,并将其团团围住。
哪知这些贼匪到了这时,却依仗着山势险要、山寨坚固,拒不投降。同时声称山上储藏有大批粮食,不怕官兵的围困。
李格非见劝降不成,便催促官兵攻打山寨,这时才知贼人所言不虚:这山寨易守难攻,官兵进攻了两次,却是损失了不少人手,根本就攻不上去。
眼看着朝廷给的三个月期限快到,李格非急得头发也都快要白了。
这天,山下的官兵营寨这里突然来了两名打扮怪异的道士,说是懂得画符追踪、点豆成兵等等神奇的法术,可以助其剿灭贼兵。
李格非“病急乱投医”,立刻将这两人迎入营中,奉为座上宾,不仅依其所言,花费了不少钱财,为其作坛施法,又根据他们的要求,重新布置并调整围困山寨的兵力。
于是,五天之后,这两道士便说要登坛施法,并说他们将会调来五甲神兵,直接上山捉拿匪兵,并要求李格非与官兵将领当晚不得擅自走出营寨,以免惊扰到神兵。
四更之后,军营中的神坛之上鼓乐大作,并伴有各种怪异之声,之间似乎的确听到兵马行动之声,李格非他们都只以为是神兵下凡了,半是紧张、半是期待地留在营帐之中。
五更之后,外面声音渐渐平止,李格非等人未得道士招呼,还是不敢出帐。
直至天亮,仍未见外面有动静,这时才出帐一看,竟然不见一人,这时又感觉山上与平常很不一样,再派遣士兵上山打探,竟然得知,贼人已经尽数逃脱。
而且,山上还发现:实际这帮贼人在山上几乎没有夏粮,尤其是最近几天,山上留下了这些贼人一直都在食野菜、树皮维生的痕迹。
李格非也是一个聪明之人,一下子就明白自己上当了:这山上的贼人粮草已经用尽,先前的放言都是虚张声势。而后来过来的两名道士,一定就是这伙贼人的同伙,他们故弄玄虚,实际把围困山寨的官兵进行调整,放出了利用他们逃跑的缺口,再利用前一天夜里的作法仪式,实际上就是他们逃跑的时间。
如今,贼人都已逃跑,即使是再去查寻踪迹,不但说避免不了要花费更为巨额的钱财,仅这要解决问题的时间,也至少又得再来三四个月。
更重要的是,这伙贼人利用李格非的围剿心切,不仅成功逃出,还卷走了这次多方募集而来的大部分军费。
李格非实在无法,只得向朝廷自书罪过,请求处罚。
按理说,剿匪不利,最多就是能力欠缺、坐失职守,按大宋的习惯,轻一点下诏斥责几句,就算是要重罚,一般也就多罚几个月的俸禄而已。又或者说,三个月的时限到
李格非无奈,只能一边命令手下人加紧行动,一边自己寻找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朝廷里的执政们都并不太清楚地方上的实际情况,这京东路各地的盗贼,规模都不大,又十分分散。无非在这灾荒之年,显得数量稍微多了一些。而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实力,如果遇上了少数衙役与保甲,他们才会跳出来对抗一二,而一旦听说来了大队官兵的消息,便立刻早就开始逃之夭夭。
李格非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说服并调集到了地方上所有能动的厢军兵力,终于将最大的一股贼匪追赶到了一处叫作石垛寨的地方,并将其团团围住。
哪知这些贼匪到了这时,却依仗着山势险要、山寨坚固,拒不投降。同时声称山上储藏有大批粮食,不怕官兵的围困。
李格非见劝降不成,便催促官兵攻打山寨,这时才知贼人所言不虚:这山寨易守难攻,官兵进攻了两次,却是损失了不少人手,根本就攻不上去。
眼看着朝廷给的三个月期限快到,李格非急得头发也都快要白了。
这天,山下的官兵营寨这里突然来了两名打扮怪异的道士,说是懂得画符追踪、点豆成兵等等神奇的法术,可以助其剿灭贼兵。
李格非“病急乱投医”,立刻将这两人迎入营中,奉为座上宾,不仅依其所言,花费了不少钱财,为其作坛施法,又根据他们的要求,重新布置并调整围困山寨的兵力。
于是,五天之后,这两道士便说要登坛施法,并说他们将会调来五甲神兵,直接上山捉拿匪兵,并要求李格非与官兵将领当晚不得擅自走出营寨,以免惊扰到神兵。
四更之后,军营中的神坛之上鼓乐大作,并伴有各种怪异之声,之间似乎的确听到兵马行动之声,李格非他们都只以为是神兵下凡了,半是紧张、半是期待地留在营帐之中。
五更之后,外面声音渐渐平止,李格非等人未得道士招呼,还是不敢出帐。
直至天亮,仍未见外面有动静,这时才出帐一看,竟然不见一人,这时又感觉山上与平常很不一样,再派遣士兵上山打探,竟然得知,贼人已经尽数逃脱。
而且,山上还发现:实际这帮贼人在山上几乎没有夏粮,尤其是最近几天,山上留下了这些贼人一直都在食野菜、树皮维生的痕迹。
李格非也是一个聪明之人,一下子就明白自己上当了:这山上的贼人粮草已经用尽,先前的放言都是虚张声势。而后来过来的两名道士,一定就是这伙贼人的同伙,他们故弄玄虚,实际把围困山寨的官兵进行调整,放出了利用他们逃跑的缺口,再利用前一天夜里的作法仪式,实际上就是他们逃跑的时间。
如今,贼人都已逃跑,即使是再去查寻踪迹,不但说避免不了要花费更为巨额的钱财,仅这要解决问题的时间,也至少又得再来三四个月。
更重要的是,这伙贼人利用李格非的围剿心切,不仅成功逃出,还卷走了这次多方募集而来的大部分军费。
李格非实在无法,只得向朝廷自书罪过,请求处罚。
按理说,剿匪不利,最多就是能力欠缺、坐失职守,按大宋的习惯,轻一点下诏斥责几句,就算是要重罚,一般也就多罚几个月的俸禄而已。又或者说,三个月的时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