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帝心
在之后的殿前宣名前,都增加了两次确认籍贯和父祖姓名的重要流程。

  毕渐为荆州潜江人,其少年聪慧,力学不辍。其家乡在熙丰年间,多受新法施行之利,农商开发皆是兴旺。但随元佑更化开始,诸多良政受党争影响,矛盾深化,积弊日显。

  毕渐在省试中的排名就在前十,而今日殿试,对于这个考题可谓是感同身受,其破题承意,少了一些阿谀奉承之词,却多了不少务实除弊之见解。

  所以他在杨畏的眼中,名次落在了第四,但是却迅速抓住了赵煦的眼光,直接擢为第一名的状元。因为只有像毕渐这样的笔下有策、胸中有志者,方可成为变法落实的急先锋。

  其后便是两名榜眼赵谂与岑穰。

  两人上前之时,也是恍恍然不知所措,尤其是那赵谂,其父本为渝州蛮部人,归顺朝廷后被赐赵姓,并让其子潜心读书,不想今日居然一朝得中榜眼。他在上前拜谢时的整个身子都在不住地打抖。

  再下来,是第四名的赵旸及第五名的赵期。

  这次虽然并不没有太计较进士榜中的南北人之区分,但是南人的优势的确是太过于明显。这状元毕渐是荆州的,一个榜眼赵谂是渝州的,另一个榜眼岑穰是抚州的,再加上第四名赵旸是杭州的,若不是赵煦简拔提升的西京洛阳人赵期的话,这一等进士里,北人就要全军覆没了。

  第一等中,每人被宣完名之后,一旁会有内侍送上皇帝亲赐的食物,退到一旁后还会有人立即给他们量身以备制袍。同时,内侍也会悄悄提醒他们,如果想向皇上进献谢恩诗的话,一旁还会有笔墨,这些都是第一等进士才有的荣耀。

  原本殿试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前面李清臣讲了,今天的天子兴致很高,还会亲口对第二等、同样是一甲的十五名进士进行宣名。

  虽然这十五人的流程会简单许多,不会再有赐食、量衣与献诗,但每一个被宣到名字的考生都是激动异常。

  一直到了最后,立于人群里的秦刚快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正想着这里的流程结束之后,还是尽快赶回去补一觉再说,就听着御座上的天子清晰地宣读出声:

  “士子秦刚,御试第二十名,赐进士及第。”

  是吗?第二十名是自己么?刚才还在暗自笑话那些被唱名的考生会那般地失态,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轮到了自己身上。

  秦刚木木地走出人群,这才清晰地感受到环境对于个人感受的巨大影响。

  按流程核对完籍贯与父祖姓名之后,被引导着走在这高大的宫殿之中,感受着两排及身后投来的复杂眼神,再看向慢慢走近的高大御座上的皇帝,秦刚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有点惶恐了起来。

  再核对,再谢恩,再引至一旁。

  本科殿试至此结束,共五百一十四名士子参加,取进士五百一十三名。

  这难得的一个缺数,并非是朝廷有意的黜落,而是那个主动作死的白卷英雄尹焞。

  而这也是本科考试的一个异数,所有的一切,并未随着殿试结果的正式发榜而结束,反而会是一场政治风暴的开始。

  在集英殿上,天子金口对于二十人的唱名,并未引起在场考生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大家彼此之间并不怎么熟悉,又碍于殿上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