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工代赈
�自然事情做得简单,人便可得清闲,灾民也能称上几句感谢之言。可这次水灾过后,还有下一次,灾民逃过这次劫,却不知下次劫的难处在哪里。可若知军能以地方百年民生大计之谋,力排众议,效仿那范文正公之策,举款而‘募民兴利’,虽有费心伤神之劳,受谤言非议之扰,但必得高邮数万之民众之拥戴,更得乡志铭刻,享百年之景仰啊。”

  金宇听罢,也起身劝道:“属下以为,秦承务之言甚善。”

  毛滂却是哈哈一笑:“秦小友无须用言激我。以工代赈之利甚得我心,先前所言人僚属不解,也只是一问而已。本官在位多年,自知眼界难及大苏公之一二,也知政才不比他人多几分。但要说到从善如流,毛某还是做得到的。只是这‘代赈’之工的具体方向,秦小友可有建议?”

  “修乡路,固仓禀。”秦刚提了这六个字后,便进行了详细说明。

  “修乡路,可以强化城乡连通,便于政令上通下达,遇灾荒匪乱,也可快速出兵及输送物资。高邮地处水乡泽国,实际上只需修通城里通向四方主要河流码头之处,即可起到连通之作用。”

  “固仓禀,可稳一方民生之基石。学生听闻城内常平仓多座,本可起到储粮备荒之用。但往往水涝之年易霉变坍塌、旱饥之年易鼠啮蠹蚀,所谓‘储粮千日,用粮却无计可施’,盖因建筑败坏,又为吏员多钻其漏。重修仓禀,坚固其表,更能稳固四方百姓之心。”

  毛滂听着,不断地点头。

  只是金参军在旁点出一句关键之处:“听秦承务之言,甚善。只是这无论修乡路、还是固仓禀,都需要大量用到水泥的吧?”

  秦刚笑笑,起身执礼道:“军府但有所需,我等会社当以乡梓为重,鼎力以助,不敢有分毫藏私之力。”

  稍顷,三人皆放声大笑。

  毛滂笑的是,这秦刚光明磊落,为军衙治理地方献计定策在前,为自家产业谋利在后,俱是坦坦荡荡地讲出来。

  他毛滂知一方之主官,这赈灾用度,需要买什么?买谁家的?都是在明面上的光明交易,又有什么是做不得主的呢!

  金宇笑的是,一边的秦刚是他日前交好的本地青年才俊,一边的毛滂是他枝附叶从的主家上官,这两边都有共识同利的事情自然是他喜闻乐见的了!

  秦刚笑的是,毛滂能听得进劝言,民生诸事则有了保障,金宇挑明了话,他顺势帮一下自己的水泥会社拓展一些官府的生意则没有了顾忌。水泥还是尽量用于本地销售为宜,毕竟运输的成本占到大头啊。

  毛滂的指令下达得非常快,北城、东城,包括南城尚未完全走光的灾民安置营中都贴出了告示:

  即日起,安置营中只为老弱妇孺发放口粮,其余人等将会由厢军组织或者去城外修建乡道,或者在城中修固各大仓库。凡参加修建者,皆有三餐保证,并且还有少量工钱发放。

  其实灾民中,偷奸耍滑之辈只有极少数,本来在乡里田地里都是辛辛苦苦地干农活刨吃的,这回出来逃难,听说只要干活,就有饭吃、还有钱拿,立刻全跟上了。

  而南城营中剩下的也只是胡衍瞧不上的力气不够的一些人。

  此次毛滂决意在高邮施行“以工代赈”,当然还是以“疏导灾民”为首要,但凡愿意干活的,统统收下。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