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无酒独醒
�吗?又或者是临场缺了急智么?

  再看看计算时间的那一柱香,已经基本快要燃到最后了。

  正当林武功要十分遗憾地长叹一口气时,秦刚却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一样,招了招手,一边的小吏立刻便给他送去了纸笔。

  然后,秦刚不慌不忙地铺平白纸,深呼吸了两下,便刷刷刷地开始落笔,行笔十分流畅,一气呵成,显然纸上的文字是方才已在他的胸中一次性地酝酿完毕。

  没多久,秦刚便已写完,对着纸面仔细看了看,再小心地对着吹了吹,待得看到墨迹干后,便交给一旁等待的小吏。

  此时,燃香已基本接近尾端,剩下来的少数三四人也差不多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了书写。

  随着又是一声悠长的钟磬声,宣布了学子们的作诗时间结束。

  陈主簿点头检视了一番后,起身说道:“今天的端阳诗会,在场的学子们一共交上诗作共计二十八篇。接下来,就由在下按照交上来的顺序,逐一进行当众诵读。由在座的各位赏听。然后,便请毛知军、夏知县及各位教授评出等级。”

  众人皆拍掌称好。

  首先诵读的是一位军学学生作的五言律诗,写得算是中规中矩,平仄对仗比较工整,韵脚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听得出应该是早有准备的作品。

  很快陈主簿看过了评审各位给出的结果,宣布:“第一篇作品的作者是季东阳,他的诗作的得分是,一甲四乙!”

  这名叫季东阳的学生显然对这个评分十分满意,一脸兴奋地向周围人点头。

  有人议论:“有了一个甲,应该是有希望去竞争彩头奖品的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也有人底下腹议:“搞不好这个甲等就是哪个教他的教授给的吧。”

  接着下面诵读的作品,有诗,也有词。

  从评分结果来看,各位考评官员对于甲等与丁等这两个等级都比较慎重。如果不是特别优秀的,极少给甲等。同样,只要是还过得去的,也不太会给丁等。

  差不多能有十几篇作品被诵读,大多数的作品都会得到乙等与丙等的评分。而截止当前,最好的成绩还只是一个“两甲三乙”,而第一个叫季东阳的一甲四乙的作品还能排在第三名。

  接下来陈主簿念出的作品,令张徕十分紧张激动,因为这篇正是他提交的作品。

  在被马先生通知要参加本次诗会后,他并没有去找先前的那位师爷,而是自己翻遍了家里收藏的诗词典籍,苦熬了两天夜晚,反复推敲思考,准备好了两篇诗词,而其中有一篇恰好就是以端阳节为题。

  反正他也明白,自己在这一柱香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出更好的诗作,索性也就第一时间将准备好的作品默写了出来。要不是在默写的过程中,还分神关注了一会儿默坐在身旁的秦刚,他可能交得还会更早一点。

  在陈主簿诵读完他的作品后,张徕听到了来自周围人群中的一些赞扬声,他不由地更加紧张地看着主桌上的几位评审官员的反应。

  不一会儿,陈主簿面带喜色地通报:“刚才词作的作者是张徕,他的最终成绩是:三甲两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