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帝国财政: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此时,李倓正在紫宸殿内。

  “抚恤金都发完了吗?”李倓问刘晏。

  “河北的已经发完了,包括今年战死的,河西、陇右的还缺三百万贯,俸禄还缺两百万贯。”

  “一共有五百万贯的缺口?”

  “是的。”

  “哦。”李倓松了口气,看来之前一千七百万贯的缺口补的倒是很快。

  这多亏了清河并田案的官员,还有洛阳的刘畅,让朕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多了六百多万贯的资产。

  似乎看出皇帝在想什么,刘晏补充道:“这段时间充公的钱,臣已经妥善安排下去,圣人需要查阅明细吗?”

  李倓笑道:“不必,你办事朕是最放心的,你说妥善安排了,那一定就是妥善安排了。”

  李倓为什么急着逼杨国忠去抄家?

  因为年底了啊!

  搞了一年,陇右今年是打了胜仗的,把吐蕃的进攻遏制在了边境一带。

  河北也是打了胜仗的,田承嗣的精锐被打残了不少,史思明也灰溜溜回去了。

  这是大好事。

  但打胜仗也不是轻而易举打的,东西线将士死了不少人,更多人也凭着坚强的意志防守着。

  既然如此,那更应该把抚恤金、俸禄都安排妥当。

  这样才能稳定人心。

  边关的人心稳定了,吐蕃人和叛军才打不进来。

  边关守住了,才能放心大胆对内动刀子。

  所以,这钱无论如何,都得搞到手,把这五百万贯的账填上。

  “今年铸钱超出预期,铸了一百三十万贯出来。”刘晏又补充了一句。

  李倓沉默片刻,突然问道:“钱行现在有多少存储了?”

  “钱行吗?钱行现在有十万贯的存储,百姓似乎不太相信钱行的利息钱,这十万贯的大部分,还是今年那些商人存的,也有一部分官员,为了迎合朝廷存的。”

  “如此说来,朝堂上下不太好看钱行?”

  刘晏苦笑道:“因为钱是许多人的立命之本,不是随随便便就愿意拿出来的。”

  “是他们不相信这个世道有这么好的事吧?”

  “是的,他们不相信存钱不但不付管理费用,还能定期得到额外的钱。”

  “钱行一事以后再说,有解决办法,现在从钱行贷钱出来显然不现实,缺的五百万贯,朕会想办法,在年底的时候拿到。户部要通知边关,抚恤金肯定会发,俸禄也肯定会发,不要因此影响了士气。”

  “是,臣都会与每一位节度使说清楚。”

  李倓话题突然一转:“剑南道的税,你看了吗?”

  “臣都看了。”

  “有什么看法?”

  “府兵已经崩坏,民间田地买卖之势无法逆转,圣人今年年初颁布了新的税政条例,规定凡是一百亩以上的,缴纳五成税。这其实与过去的租庸调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