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回事,后面人怎么要发挥这么多经济名词。听上去,好像我钻进钱眼子里似的,千方百计在那边腾挪金钱。

  【资金池到底有多重要?只看银行拼了命的鼓励我们积极存款就知道了。1万rb,五年定存,利率275,利息1375。银行放贷,五年房贷,利率53,利息14053。

  一进一出,银行纯赚303rb。1亿的资金池,就是30万,10亿,100亿就更别提了。这只是基础房贷,别的高端玩法不算。】

  大家恍然大悟,又带着震惊:&34;原来银行是这样的!&34;朱樉也惊呆了: “我替他们保存财物,竟还要付给他们钱?不应该是他们向我们付保管费吗?”

  这时候,郁新沉思片刻,拍案叫绝: “臣懂啦,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钱都放在你这里啊!如果这银行,是国家管的,成千上百万的小民,都把自己的身家,存在大明银行,又何愁大明宝钞不值钱!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国库里头,全是钱呐!这样我们的信用,就会变得特别好,宝钞就不会贬值,银行,银行,银行才那经济的重心呐!

  怪不得,银行在那兔朝的国家机构里评级那么高!&34;

  他激动不已。但是其余皇子并没有和他一样激动,反而非常的冷静。

  朱橚提出了一个灵魂疑问: “可是百姓为什么愿意相信我们的银行,能够存钱呢?难道他们不会怀疑我们的银行只是向把他们的钱骗走吗?&34;

  朱权也点头: “嗯,像嘉靖那种天天喊着‘都是朕的钱’、 ‘都是朕的钱’的那种人,什么银行,他只会觉得那都是他的钱,别说小民了,就是我们这些兄弟……不对,叔爷的钱存进去,只怕都拿不出来,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34;

  听皇子们这么一说,本来觉得有点心动,心想这是不是安全的九出十三归(虽然按照上面说的,应该没有那么高)的将军们,默默地收回那动了的心。

  皇子们继续感慨。

  “咱们大明啊,果然从爹你没把地主们全部打干净时,信用就已经破产了。”“

  哎呀,这叫什么?这叫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不就是读马列吗?大家都会读!

  朱元璋继续破防: &34;“不准在灵堂里说马列!&34;

  【守支现象的加剧,也是明朝政府尝到这部分甜头造成的。

  如果你刷信用卡,回回都是两年后还,还不用付利息,你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可以先套现,拿那笔钱赚大钱,以后自己肯定还的上啦!

  朱棣是玩预先支付的佼佼者,频繁的利用它给北京纳粮,给边关纳粮,给打交趾纳粮。】

  朱棣:

  朱棣在暗暗盘算:我疏通大运河,我建了故宫,我五征漠北,我永乐大典,我七下西洋……嗯,按照信用来算,我算不算也为大明增加了信用?也没有那么透支无度吧,我确实赚了大钱呐!那么多的象牙是假的吗?

  我甚至天下布兔了!

  正在他暗暗展望的时候,老朱残酷的揭开了真相:“祖孙三代不得盐,欠钱不还!”&34;像你这样欠钱不还,咱们大明的银行何时才能建成!&34;

  朱棣很委屈。

  那一定是特例!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