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找到了里斯本的位置。他这时候胆子也大了。
竟直接拿了根尺子上去比划了下。
&34;这里斯本……离南京,大概一万多公里路啊,南京到那洛杉机似乎也基本相同。这太平洋好生大。&34;
朱樉算了算: “咦,欧洲如此小的话,突然感觉蓝玉的西天取经,也就走了短短两回半盐商之路。&34;
大家: &34;……&34;
一时不知道他吐槽的是什么。
【明朝政府规定,前往边疆的和支盐的必须是同一个人,不允许代支。整个周期也很漫长,理想状态也是2年左右。
时间长的,五六年,还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也就是所谓严重的守支问题了。】
大家的眼神,默默挪向朱棣。
有个皇子感慨: &34;原来,太子哥哥不愿意出钱,也不独针对他的兄弟们嘛。看看, 子孙相代不得者’,再多欠几代,明朝都亡了,也不知道这清朝的人,还认不认我们明朝的债。&34;
朱元璋受不了,他大喝一声:&34;禁止在灵堂讲地府笑话!&34;
【但是,最广受好评的“明初开中”,就是朱元璋的食盐政策,其实和上面的流程不太一样。他大部分时候是“输粮于边”。
政府自己出税粮,请商人充当物流公司,把各地粮食运到边防。商人们赚的是脚程费用,并没有利
用“盐-粮”的价格差赚钱。
政府只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盐这样的优质资产作为报酬的载体支付。这群人是拿到盐引以后,才成为了盐商的角色。】
老朱不满: &34;不要把什么都叫做开中法,咱的开中和后面的开中不一样,你们看吧,这后辈肯定马上就要开始骂开中法了,然后又连带了咱老朱要被骂。&34;
&34;后面的人一听上面那些繁琐的事情,就要开始骂咱了。&34;&34;咱真是好大的冤屈!&34;
他不满的眼神,射向朱棣。他觉得,听那上边的话头,这事儿,自己这好大儿,八成也掺和了。
【另一种形式,是边地“召商中纳”。
洪武28年,广东积盐太多,湖南缺盐,广西又缺粮。于是明朝政府自己把盐运到广西,在桂林开卖,号召商人用粮食来换盐。
商人一手交粮,一手拿盐。再把盐卖到指定地点——湖南。
洪武25年,朱元璋在山西建立解州“运盐站”,明廷主动运粮至此,利用山西丰富的盐资源,去换商人的粮。
这个做法实施以后,出现了很有趣的“商屯”现象。商人在边地招人种田,生产粮食。再就近纳粮。
一时之间, &34;商屯日开,边粟充积,石直银二钱,商利甚厚。&34;上述做法的内核,都是利用盐、粮价格差去吸引盐商。】
老朱锐评: &34;你看这洪武28年,一法解决三地之困难,如斯妙哉!&34;果然,孩儿孙儿们都不靠谱。
最靠谱的,就是自己!
他也不知是喜还是悲。
【洪武时期,整�
竟直接拿了根尺子上去比划了下。
&34;这里斯本……离南京,大概一万多公里路啊,南京到那洛杉机似乎也基本相同。这太平洋好生大。&34;
朱樉算了算: “咦,欧洲如此小的话,突然感觉蓝玉的西天取经,也就走了短短两回半盐商之路。&34;
大家: &34;……&34;
一时不知道他吐槽的是什么。
【明朝政府规定,前往边疆的和支盐的必须是同一个人,不允许代支。整个周期也很漫长,理想状态也是2年左右。
时间长的,五六年,还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也就是所谓严重的守支问题了。】
大家的眼神,默默挪向朱棣。
有个皇子感慨: &34;原来,太子哥哥不愿意出钱,也不独针对他的兄弟们嘛。看看, 子孙相代不得者’,再多欠几代,明朝都亡了,也不知道这清朝的人,还认不认我们明朝的债。&34;
朱元璋受不了,他大喝一声:&34;禁止在灵堂讲地府笑话!&34;
【但是,最广受好评的“明初开中”,就是朱元璋的食盐政策,其实和上面的流程不太一样。他大部分时候是“输粮于边”。
政府自己出税粮,请商人充当物流公司,把各地粮食运到边防。商人们赚的是脚程费用,并没有利
用“盐-粮”的价格差赚钱。
政府只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盐这样的优质资产作为报酬的载体支付。这群人是拿到盐引以后,才成为了盐商的角色。】
老朱不满: &34;不要把什么都叫做开中法,咱的开中和后面的开中不一样,你们看吧,这后辈肯定马上就要开始骂开中法了,然后又连带了咱老朱要被骂。&34;
&34;后面的人一听上面那些繁琐的事情,就要开始骂咱了。&34;&34;咱真是好大的冤屈!&34;
他不满的眼神,射向朱棣。他觉得,听那上边的话头,这事儿,自己这好大儿,八成也掺和了。
【另一种形式,是边地“召商中纳”。
洪武28年,广东积盐太多,湖南缺盐,广西又缺粮。于是明朝政府自己把盐运到广西,在桂林开卖,号召商人用粮食来换盐。
商人一手交粮,一手拿盐。再把盐卖到指定地点——湖南。
洪武25年,朱元璋在山西建立解州“运盐站”,明廷主动运粮至此,利用山西丰富的盐资源,去换商人的粮。
这个做法实施以后,出现了很有趣的“商屯”现象。商人在边地招人种田,生产粮食。再就近纳粮。
一时之间, &34;商屯日开,边粟充积,石直银二钱,商利甚厚。&34;上述做法的内核,都是利用盐、粮价格差去吸引盐商。】
老朱锐评: &34;你看这洪武28年,一法解决三地之困难,如斯妙哉!&34;果然,孩儿孙儿们都不靠谱。
最靠谱的,就是自己!
他也不知是喜还是悲。
【洪武时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