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二十一章 第一波改革全县百姓集体狂……
br />   梁萤却较了真儿,恨恨道:“一个欺男霸女,目无法纪的混账东西,我岂能容忍?”又道,“倘若人人都像他那样凭着后台为所欲为,那我们掌控安县有何意义?”

  赵雉闭嘴。

  他知道她是个犟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

  之后梁萤闭目不语。

  赵雉怕她受凉,默默地把薄毯给她盖好。

  马车出了县城,到附近的村庄,驭马的平头问:“王小娘子打算到哪里瞧瞧?”

  梁萤隔了许久才答道:“去龙门村吧。”

  一行人莫约行了半个时辰,便再也没法走了。

  鉴于前两日下过一场雨,道路泥泞。

  那小道狭窄,马车没法进去,马儿也不好走。

  梁萤下地看着烂泥路,无比嫌弃。

  要致富,先修路。

  待把安县的各方面都稳定下来后,必须动员当地村民修路村村通。

  赵雉见她穿着绣花鞋,一副嫌弃忸怩的样子,无奈弯腰把她打横抱起,一脚踩到泥泞里走入进去。

  除了看马的人外,剩下的陆续跟上。

  梁萤乖巧地缩在他的怀里,忍不住掐了掐强而有力的胳膊。

  赵雉:“???”

  那小路委实不好走,又湿又滑的,身后的一官兵不慎摔了一跤,跌了一屁股泥巴。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官兵气恼道:“这什么破地方!”

  梁萤笑着道:“要致富,先修路。

  “只有道路通畅了出行才方便,出行方便了,运送物什就容易,里头的物什容易运送出去了,才有机会换成钱银,做成买卖。”

  人们听她说得有理,皆点头表示赞许。

  一行人过了窄小的道路,视野便渐渐宽阔了些。

  当地冬日不会下雪,会种冬小麦。

  这个时候地里的冬小麦已经出苗了,望着那些翠绿的生机,无端叫人心旷神怡。

  梁萤下地来,看着地里的小麦,赞道:“这庄稼好,来年定能丰收。”

  当地官兵应道:“龙门村的土地最是肥沃。”

  梁萤对这个村也有了解,户籍登记有六十户,莫约两百四十人。

  若是在鼎盛时期,该村高达九十六户,有近四百人。

  瞧见远处有个老儿在地里伺候小麦,众人朝他走去。

  梁萤由赵雉搀扶,她老远打招呼道:“老人家,今年的庄稼可长得好啊?”

  她用的是官话。

  那老儿一听口音就知道他们是外地人,瞧着个个衣着体面,心中顿时有了几分猜测。

  老儿直起身子,也用官话问:“小娘子可是外地人呐?”

  他说的官话带着浓重的口音,有些撇脚,若不细听,还听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