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章
�,走向文武兼备。

  皇帝和丞相是打算玩个大的啊。

  但递上去的抗议奏疏,都被皇帝一句轻飘飘的,“一个武学院校罢了,大惊小怪。”

  高铭则数落道:“武学在国子监里跟太学生一起读书,你们又觉得他们不治学,耽误了太学生,如今为了太学生好,分离出来,你们又不满,到底想怎么样?!还是说,认为官家连几个习武的学生都压制不了?”

  武学校里这些学生,只能算是武将的幼苗,怕武将也就罢了,难道连学生都怕?

  皇帝在你们眼里就这么怂吗?

  不敢质疑皇帝的能力,名义上是武校,实际上的军事院校顺利开学。

  皇帝出任校长,以后这群武学生地位不言而喻,等他们陆续结业做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作为校长,赵楷是很合格的,给军事学校调拨款项比国子监还多,还和丞相高铭一起编撰教材。

  发挥自己状元水平,在李纲读本的基础上有增加润色了不少,好句子层出不穷,方便学生背诵,增深对皇家和大宋的忠诚和热爱。

  将思想建设放在跟体能训练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有空了,赵楷还会出席学校内部的活动,跟学生亲切交流,增进感情。

  三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了,赵楷更是出席典礼,亲自给成绩第一的武状元颁发了一枚金质勋章,并授予了不错的军职。

  其他优秀毕业生也全都有不错的安排。

  虽然从赵楷当校长开始,一直无人问津的武学就有渐热的趋势,但是当第一届毕业生出仕后,当年武学彻底热了起来。

  赵楷很满意,等这群人成了气候,就可以开始官绅一体纳粮了。

  这三年发生了许多事,最重要的就是金国因为跟辽国边界的勘定问题,再次起了冲突,这一次,辽国没有抵抗住金国的进攻,老家上京临潢府被夺。

  耶律延禧等皇亲国戚退到了中京大定府,很快又被阿骨打帅兵追上,只能全员撤出,一路奔袭到了西京云州大同府。

  此时,萧习泥烈想到了宋国之前支援他们的火器,进入宋国再次请求援助。

  这一次,宋国并没有赠予任何支援,只是表示愿意封耶律延禧为辽王,进入大宋避难。

  耶律延禧当然不能接受,叫回了萧习泥烈。

  虽然没有给予辽国直接的援助,但是大宋也对金国表示,辽国西京大同就在辽宋两国接壤部分,宋国绝不允许金国在边境生事,一旦宋国感到危险,将进行自卫反击。

  在追赶耶律延禧的过程中,金国猛然发现宋国的东部边界,借助天险,已经铸成了铁桶一般的防线,加上需要消化刚并入金国的辽国地盘。

  金国将士们在阿骨打的命令下,停止了对耶律延禧的追击,返回了自己的国度。

  如此又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就在阿骨打准备再次征讨辽国的时候,一日多饮了几口酒,便一病不起,不管是大夫还是萨满法师都请教了,可惜都无效。

  临死前握着弟弟完颜晟的手道:“朕将江山都托付给你了,朕相信你,你会是比朕更出色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