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眼热
香楼,也不过只能打包几样诸如水晶肘子之类的硬菜。些微有些汤水的,便不能外带。而那些小饭馆儿就更别说了,根本没有这项业务。

  她这个食摊子,与旁人还不相同,卖的那是新鲜玩意。

  这溧水城里住着的人能过来吃上一碗,可那些进城的乡人呢?东西不贵又好吃,他们卖完手里的货回家时或许便会想着能捎上一份儿。

  而那些乡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恐不愿承担额外的器具的费用。也因着如此,她想到了押金这个方法。

  自小喝汽水早已习惯了押瓶子,带瓶儿五块,还了瓶子退两块五,这确然是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因不敢确定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是真的有外带的需求,姚惠然在制作这瓷罐儿时也十分谨慎,只让徐福烧了十几个,只想着若是要外带的人多,再追加不迟。当然,这瓷罐儿做的不仅跟那青花碗模样配套,同样也要标上姚记豆花这四个字。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要打响品牌嘛!

  忙碌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随着城门大开,乡人进城卖货,姚惠然这食摊子开始着实忙碌起来。人都有个从众的心理,那些进城的乡人瞧着姚惠然这摊子处客人不少,又有平日里嘴刁的守城兵士,自是觉得这里卖的吃食定是好味。过来瞧瞧,又发现是新鲜玩意,自个儿从未吃过,便免不了尝个鲜。

  而这豆腐脑儿确然好吃,那些乡人们吃了没有说不好的,姚惠然这摊子便没断了客人。本想卖到晌午的豆腐脑儿,不到巳时便卖了个空。

  便是姚惠然也绝没想到,生意竟然会好成这样。

  当然,她自个儿仔细思索一番,便能明白今日这豆腐脑儿为什么卖的这般红火。因着是第一日开张,卖的又是新鲜吃食,再加上头一桌的客人里有胡大牛认识的守城兵士,今日可谓事事占了个先。

  若想着这生意能日日这般红火,便一定不能懈怠,还得想些与旁人不同的招儿才是。姚惠然一边收拾摊子一边想着,又遣了胡秀儿去西街去寻徐福。

  这摊子东西,还得烦他给运回家中,等到晚间夜市再出摊。

  胡秀儿领了命便一路小跑着去了西街集市,却在到达徐福摊子前住了脚。只见那摊子前站了个妇人,花信年纪,却一脸的刻薄,此时正叉着腰儿与徐福说着些什么。

  她慢吞吞的磨蹭到了一旁,探了头听了一耳朵,只听那妇人道,“……你也是姓徐的,没得帮着外人赚钱不帮家里的。我听说你卖了一个烧水的物件,着实发了一笔,你哥哥遣了我来问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