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六十一章
��官战栗,一概跪地俯首,大呼息怒,胤禩略显苍白,而胤褆更是面如菜色,康熙铁青着脸不说话,然而说不清楚是在气些什么。

  他的确气胤褆不知好歹,他一心为他余生荣华富贵,却还是不知满足,但他也气胤禩,在这件事情上。

  胤褆猜的不错,胤禩这次是做过了的,仅仅就打仗行军来说,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善事,极有可能是涨了一时的士气却败了兵卒往后的锐气,再说康熙有他身为天子不能忍受的事情。

  他不会允许自己国家的弱点暴露在百姓尤其是汉人夷人的面前,表现出这样疲软的模样,满人入关不足百年,想要统领在这片土地上待了几千年的汉人除了开明的统治,武力压制也必不可少,而胤禩之举,无疑是在天下人面前暴露了大清现如今兵器与行军落后的局面,这两年风调雨顺,各地太平,可保不齐哪日出了一个不安分的,勾结那些夷人,以炮枪攻打紫禁城。江南富庶之地,端的是有这样野心勃勃之人,更不要说那些明目张胆要反清复明的东西了,再来,几千年的规矩下来,康熙放不下这个脸面去向这些西方不曾开化的夷人请教。

  是他一味地纵着胤禩了,凡事都放心的让他去做,胤禩一直都没有辜负他期望,大小事宜都做得妥当,只是在其位谋其事,胤禩做得再好,经验再丰富,天子要想的要做的,始终是有出入的。

  “朕,向来赏罚分明。”康熙从他的龙椅上走下来,百官的头更加地贴近了地面,“朕相信你初衷是好,只是行事过于轻狂草率了,罚俸半年,革吏部侍郎之职,清净以思过求明,是为小惩大诫。”

  “儿臣谢恩,吾皇万岁。”深深地向天一拜,胤禩神色不变。

  一切,说不得输赢。

  作者有话要说:补课完美地结束了(虽然还有很多的背书任务),日更的梦想在向我招手(希望不要愈行愈远),亲请加油努力(想想那免费的定制和更新量),一切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起想完结)。

  嗷,八爷自称本宫总觉得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