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六十一章
�去说的。

  按往例先是给诸有功的皇子封了爵位的,碍着胤俄得了贝勒胤禟这个做哥哥的却还什么不是,康熙也同封了贝勒下去,再各自出宫赏了宅邸。

  因着明珠这个替罪羊的缘故,胤褆无罪反倒晋了亲王,已是晋无可晋,赏无可赏之荣耀了,只是将军的封号撤去之后,六部不曾赋职,只是封了个议政大臣,过去鳌拜之类便是以此位摄政,皇家的大权旁落于满足王公之手,之后康熙亲政,这一职位就成了虚职,胤褆身为长子,虽然不曾参与,却是诸皇子中最清楚那个了。

  然而他被太子之荣耀,储君之高权蒙住了眼睛,他虽身为长子,却屡屡有人挡在他之前,先有胤礽,后是胤禩,前者至少是次子,母家地位更是不用说,但胤禩名不正言不顺,拿下太子宝座之前,的确颇得人心,但说到底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只是仗了康熙的喜爱罢了。

  换句话来说,只让两人生了芥蒂,叫康熙疏远了他,一切其实也是好解决的。

  “皇阿玛大赏下去,儿臣却不得不出来多说一句,败了这欢欣的气氛请皇阿玛赎罪了。。”眼见着进了末尾,百官也有了疲倦之意,胤褆忽的向外垮了一步说道:“大捷固然是好,但太子与夷人勾结,败我大清天威,几十万两白银白白流到那些个蛮夷之地也是众士卒看在眼中,军中是颇有微词的,皇阿玛是赏罚分明之人,如此通敌叛国之罪,不知该当几何?”

  “通敌叛国之罪,本宫可不敢当。”胤禩料到胤褆如今定是要破罐子破摔,一心拉他一起下水,早早想好了对策,“再说本宫正是看那蛮荒之地成不了大气候,几十万白银既然昭示我天朝知人善用,心胸宽广,再来那也是能减少我军伤亡的善事儿,儿臣以为,这正是宣扬皇阿玛天威最好的方法,想来并无不妥。”

  “太子今日之言,似乎与当日不一致吧。”胤禩一字一句全说的在理,然而胤褆有备而来自然也不会显得慌张,“可否容本王多问一句,太子还记不记得当日在大营,诸位将士面前所说。”

  “不曾忘记。”胤禩脸色微变,他那日说话决绝不留情面,当时压得住阵脚,但说出去都是错处。

  “那你敢不敢在这文武百官面前,在皇阿玛面前再说一遍,本王可记得清楚着呢,若是差了少许,当以军法处置了。”胤褆见胤禩无话可说,愈发得意骄狂起来,却不曾想过康熙必定是早早知晓了胤禩说的每一句话,只是压着不说罢了。

  “朕竟不知,这太和门已经是你直亲王的天下了,还是这紫禁城,这满州大地,都是你的天下,可以随意指画了。”康熙怒极反笑,声音低沉,仿佛藏着落雷似的压抑,“一味的在朕面前与太子这样咄咄逼人,不知尊卑,无视礼法,你是要让诸臣工看你威严风姿,还是要让朕看你为国为民,让朕放心直接禅让于你。”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只是……“胤褆慌乱无措,扑通跪倒在地,倒是比胤禩还要不好了,“儿臣之心可昭示日月,不敢有过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不敢,我看你胆子大得很,朕倒真是对你的‘军法’很是感兴趣!”说着康熙顺手摔了身边的折子下去,直直地扔在胤褆的跟前,正是封他做亲王的,“朕看你是被这亲王的荣耀弄得失了分寸,那这亲王你便不要做了,也省的宗人府左右劳累。”

  “儿臣,儿臣谢主隆恩。”胤褆无力地拜倒在地上,颤巍巍地说道。

  太和门一派肃静,不复方才其乐融融祥和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