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开阔,有利于行动敏捷的骑兵的训练。因此蒙古人的骑兵非常厉害。但大雍却没有这种先天优势,再加上重视不够,在骑兵这一块,是远远不及蒙古人的。”颜砚指着圆圈中的一大片片空白道,“而这里,”他指尖一转,指向离这里不远的另一个红圈:“是大漠与草原的边缘地带,居住着一群鞑靼人。由于生存的环境恶劣,鞑靼人几乎全民尚武,天性凶残而好斗。”

  “再看这里,”他指尖划过地图上一条狭长的地带,“这是达瓦江,顺着达瓦江往上,是蒙古人的地方,往下,则是鞑靼人的地方。沿着达瓦江这一带,水土肥沃,十分适合于放牧。为了争夺地盘,两族人常常发生冲突。”

  “贺将军的意思是,与鞑靼人结盟,一同对付蒙古人?”廉王想了想道,“但如果‘前驱狼后进虎’将蒙古人赶走了,鞑靼人不走了怎么办?”

  颜砚肯定道:“蒙古军撤退后,鞑靼人一定会跟着撤退。”

  “为何?”宁王插嘴道。

  “因为到时正值三四月份,是草原上最适合放牧的时候。鞑靼的现任可汗,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且目光短浅、唯利是图。为己为利,鞑靼人绝不会将达瓦江拱手送于蒙古人。”符锦缓缓道。

  “不错。”颜砚点头,他又指了指桌子上的信,接着道:“而蒙古人之所以选择临近年关的时候攻打大雍,除了为获得过冬的物资粮食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可汗死了。”

  他的嘴角挂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但死之前,却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书,确定下任继承人,导致蒙古的三个王子为汗位争斗不停,直到三天前,从暂时达成约定,当着王族众人的面,定下起誓,谁先攻入大雍,谁就是下任继承人。”

  “那釜底抽薪又作何解释?”廉王问道。

  颜砚的眼底闪过一丝精光:“除了三个成年的王子之外,蒙古还有一个小王子。据说是老可汗生前一个十分宠爱的妃子生的,这位妃子生下儿子后就难产去世了。老可汗因爱生恨,对这位害死生母的小王子不理不睬。但掌握着蒙古三分之一兵权的左贤王,却似乎十分喜爱这位小王子。”

  “你是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正是如此,”颜砚道,“那位左贤王曾让人给黄怀士带了封信,委婉的表示,如果大雍能够帮助小王子夺得汗位,他愿意代替新可汗,接受大雍的册封。”

  沿着街道往西走,穿过两条街,再经过两条巷子,就到了位于京城西南角的鼎元山。被用来幽禁宗室罪人的元安宫,就处于鼎元山上。

  此时边关告急,京城里的百姓顿时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起来,年关的喜悦被战争冲淡,家家户户紧闭房门,足不出户。

  因此一路行来,颜砚几乎连一个人也没见着。

  人烟稀少的鼎元山,在这深冬时节,显得格外冷清。一眼望去,黑乎乎的岩石□□在地表之外,山上树木稀少,草色枯黄,连山间小道,也因为缺少人烟,变得模糊不清。

  颜砚独自一人,沿着山道缓缓地走着。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符锦已于三日前,押送粮草去了边关。

  其实以符锦的身份,就算情况紧急,他也实属没必要亲自动身。更何况他是个文官,从京城到边关路途遥远,一路车马劳顿,连一般的武将都累得够呛,更何况一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