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革兰阴性苛养菌
msp; 治疗嗜血杆菌感染通常首选青霉素类。对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监测通常只需检测β-内酰胺酶,以及进行氯霉素的耐药性检测,而不需要检测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β-内酰胺酶试验可以成为检测细菌对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耐药性的快速方法。β-内酰胺酶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均耐药。在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时,每一个平板中应取1个以上的菌落进行检测(推荐进行10个菌落的检测),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可以从同一个患者样本中同时分离出β-内酰胺酶阳性或阴性的菌株。

  需注意的是:有2%~4%的流感嗜血杆菌由于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β-内酰胺酶阴性而氨苄西林耐药(blnar株),这类菌株对超广谱和广谱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降低,应认为这类菌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即使一些blnar株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为敏感。

  鲍特菌属(bordetella)

  与产碱杆菌属同属于产碱杆菌科,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三种:

  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败血鲍特菌。人类是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支气管败血鲍特菌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偶尔与人类感染有关。前两者为苛养菌,尤其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初代培养需特殊培养基,副百日咳鲍特菌营养要求稍差,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能够缓慢生长。支气管败血鲍特菌则在普通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培养基上均易于生长。百日咳鲍特菌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主要感染未经免疫接种的幼儿,感染源则多为未经确诊的成人感染者,疾病全程常为3个月,故名百日咳。近年来发现许多aids患者由此菌所致的严重上呼吸道感染。副百日咳鲍特菌也与人的百日咳类似疾患有关,只是程度较轻,淋巴细胞升高不显著。曾有支气管败血鲍特菌引起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肺炎的报道,此类患者多有严重的基础疾患。

  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

  第六章临床细菌学

  其共同特征是生长缓慢(需48—72h才见菌落),生长需要c02,只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如巧克力、血平板等才能支持其生长。

  放线杆菌属是人类口腔的正常菌群,引起人的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的。该菌生长条件要求高,须在含5%=氧化碳环境中培养,生长缓慢(需48~72h才见菌落)。该属包含5个菌种,其中4个可致人类疾病。伴放线杆菌最初从放线菌病或类放线菌病以及患有心内膜炎的血液中分离出来,所致的特征性疾患为青年性局限性牙周炎。本菌对四环素、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复方新诺明)敏感,对克林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某些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也耐药。李氏放线杆菌、马驹放线杆菌和猪放线杆菌主要是动物致病菌,人感染主要是因为被动物咬伤后引起。

  心杆菌属(cardiobacterium)

  心杆菌属只有1个种即人类心杆菌,是人的鼻腔和咽喉部的正常菌群,可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大部分菌株从血液中分离,但亦曾自脑脊液或**分泌物中分离出来。本菌初代分离时需要二氧化碳,生长中要有一定湿度,干燥环境不生长。该菌对各种抗生素均较敏感,如青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索等。1994年首次报道因产b一内酰胺酶而耐青霉素的菌株。

  艾肯菌属(eikenella)

  艾肯菌属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