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凝血检验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检验与临床医护最新章节!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
bt指皮肤受特定条件的外伤后,出血自行停止所需要的时间。该过程反映了皮肤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关系,包括血小板的黏附、活化、释放和聚集。
ivy法:2~7min。
测定器法:2.3~9.5 min。
1。b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凝血期等。
2。出血时间延长通常表示止血初期的障碍。见于:
(1)血小板质与量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贫血等。
(2)微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坏血病等。
(3)其他: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新生儿出血病。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肝素)服用过量、慢性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脏疾患、严重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吸收减少、严重贫血等。
3。bt正常:并不能完全除外初期止血缺陷。因此如果有出血家族史,而且又无凝血因子异常,应进一步进行有关实验检查。
1。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
2。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开水肿、冻伤或有瘢痕的部位刺血。
3. ivy法要避开浅表静脉处。
4。采血部位应保暖,血液应自动流出。
5。试验前1w内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免影响结果。
6。切口方向、切口深度、环境温度、静脉血压、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会影响出血时间的测定结果。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通常1成人:11~15s,新生儿延长2~3s。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3s有临床意义。2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为0.85~1.15s。3inr:口服抗凝剂治疗不同的疾病,需不同的inr。
1。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2、v、x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见于严重肝病、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3)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4)用于口服抗凝剂的监控:临床上,常将inr为2~4h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的适用范围。口服抗凝剂达到有效剂量时的inr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5~2.5,治疗静脉血栓形成、肺栓 塞、心脏瓣膜病为2.0~3.0,治疗动脉血栓栓塞、�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
bt指皮肤受特定条件的外伤后,出血自行停止所需要的时间。该过程反映了皮肤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关系,包括血小板的黏附、活化、释放和聚集。
ivy法:2~7min。
测定器法:2.3~9.5 min。
1。b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凝血期等。
2。出血时间延长通常表示止血初期的障碍。见于:
(1)血小板质与量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贫血等。
(2)微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坏血病等。
(3)其他: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新生儿出血病。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肝素)服用过量、慢性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脏疾患、严重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吸收减少、严重贫血等。
3。bt正常:并不能完全除外初期止血缺陷。因此如果有出血家族史,而且又无凝血因子异常,应进一步进行有关实验检查。
1。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
2。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开水肿、冻伤或有瘢痕的部位刺血。
3. ivy法要避开浅表静脉处。
4。采血部位应保暖,血液应自动流出。
5。试验前1w内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免影响结果。
6。切口方向、切口深度、环境温度、静脉血压、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会影响出血时间的测定结果。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通常1成人:11~15s,新生儿延长2~3s。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3s有临床意义。2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为0.85~1.15s。3inr:口服抗凝剂治疗不同的疾病,需不同的inr。
1。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2、v、x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见于严重肝病、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3)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4)用于口服抗凝剂的监控:临床上,常将inr为2~4h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的适用范围。口服抗凝剂达到有效剂量时的inr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5~2.5,治疗静脉血栓形成、肺栓 塞、心脏瓣膜病为2.0~3.0,治疗动脉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