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大周王朝】
��灾难就降临在他的头上。

  赵光义即位之后,因为垂涎小周后的美色,时常将其召入宫中表演歌舞,而且一去就数日不归。在这其中,小周后受尽侮辱,但又不敢反抗,还要强颜欢笑,曲意奉迎,所以每一次从宫里被放回家中,都免不了要和李煜抱头痛哭。

  谁能想向一下,每当赵光义派人接小周后入宫的时候,李煜夫妇分别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每当小周后被放回家中,对着李煜哭诉甚至是责骂之时,李煜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愤怒、悔恨、内疚、羞愧、绝望、无助以及诸如此类的情感,交织成一张无法撕裂的巨网,每分每秒都在缠绕着他、折磨着他。当然,还有一件事比这些还要可悲,就是李煜明知道生命对他来说仅剩下了痛苦,可他却始终无法鼓起死的勇气。

  李煜在大梁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他一生中绝大多数的巅峰之作都是在此期间内完成的,如《虞美人——春花秋月知多少》、《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忘江南——多少恨》、《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这些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和厚重的人生底蕴,历经千秋百代,至今仍为世人所传唱,李煜也因此奠定了他一代词坛霸主的地位。不过,当千百年后的我们,仍在为这些绝妙的诗词而赞叹不已之时,是否也该用心去体会一下,李煜那种大喜大悲、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终于从这种悲惨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大约是在当年的七月左右,宋太宗赵光义突然向时任左散骑常侍的徐铉问道:“你最近见到李煜了吗?”

  徐铉回答道:“没有陛下的旨意,我怎么敢去见他呢?”

  赵光义说道:“你去吧!就算是替我去看看他。”

  徐铉也很思念李煜,闻言就来到了李煜的住处,当时有一老卒守门,徐铉就说道:“要见太尉(此处应为太傅)。”那老卒回答道:“有旨意,不准私自会客。”徐铉答道:“我正是奉了圣旨而来。”老卒闻言便进去通禀。

  过了很久,李煜才从里面走了出来。只见他头戴纱帽,身穿道袍,神情十分凄惨。徐铉见罢心中剧痛。急忙上前欲行君臣大礼,李煜赶紧走下台阶。一把拉住他,说道:“时至今日,怎么还能行这种礼仪?”等进了屋中,李煜突然拉着他的手放声大哭起来,徐铉也是感慨万千,不知该如何宽慰。

  渐渐地,李煜止住了哭声,屋内一时沉默。过了良久,李煜突然长叹一声说道:“悔不该当年错杀了潘佑啊!”徐铉仍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好说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话来安慰他,然后起身告辞。

  等徐铉再次进宫见驾时,赵光义便问他当天李煜说了些什么,徐铉不敢隐瞒,就把李煜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赵光义听完顿时大怒,正巧此时传出李煜词中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就更加将赵光义激怒。

  当年的七月七日,是李煜四十一岁的生日。赵光义便趁这个机会,派人送去一壶装有“牵机药”的毒酒,“牵机药”就是中药马钱子。这是一种极为猛烈的毒药,服用之后会引起胃肠剧痛,进而导致全身抽搐不止,死时首足相连,十分悲惨。李煜明知道酒中有毒,但也只能服用下去,并于当晚毒发而死。李煜死后,小周后哀毁不能自胜,也在数月之后因忧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