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大周王朝】
��顺风纵火,打算烧毁周军在这里建造的浮桥。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没想到老天并不保佑他,突然间风势逆转,这些小船没等接近浮桥,就被风刮了回去,反把唐军的战船烧毁不少,只得暂时败退。

  而张永德则利用这个时机,变魔术一样打造了一条长达千尺的铁链,在距浮桥十余步的地方,横亘两岸,把淮河拦腰切断,这样南唐的舰队就无法通过了。

  南唐水师不能到达寿州,地面上的小股部队又屡为周军所败。时间进入显德四年(957年)后,寿州已被后周围困将近两年,城内更加窘迫,食物匮乏,人心惶惶,随时都有破城的危险。

  刘仁赡屡次上书求救,朝廷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书信转给濠州的齐王李景达。

  这就使李景达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无奈之下,只好尽遣大军,自淮河西上,去援救寿州,同样也在紫金山安下营寨。

  李景达这次出兵的规模较以往规模要大得多了,到紫金山后,如连珠般扎下十几个营盘,跟寿州守军烽火相通,遥相呼应,又在营寨与城之间筑起甬道,准备一直连到城里,好向城中运送粮食。这支大军的到来,本来应该使寿州的形势有所好转。但是李景达为人懦弱,不敢对周军发起进攻,而修建的甬道还没等完工,就被李重进率军捣毁,这样也就没有能对寿州的危局起到什么样帮助。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正月二十日,柴荣传出旨意,定于当年二月亲巡淮南。消息传出之后,寿州城内一片大乱,刘仁赡再也坐不住了,急请李景达能准许他趁柴荣到来之前,出城与周军决战。其实刘仁赡心里也很清楚,即便是现在出城,也不见得就能战胜周军,但这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总比窝在城里等死要好得多。

  然而李景达还是老样子,既不肯同意刘仁赡出城决战的请求,也不去想破敌的良策,接到刘仁赡的请战书后,只是眼神空洞地看了看,又表情麻木地摇了摇头,就把刘仁赡派来的使者给打发回去了。

  刘仁赡接到李景达的批示后,知道大事已经无可挽回了,心情非常苦闷,随即一病不起。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城中无论军民。都知道败局已定,场面更加混乱,纷纷开始外逃。就连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也加入到逃跑的行列。可惜刘崇谏年纪太小,也没有能掌握逃跑这项技能的要领。刚跑出城就被巡逻士兵给捉了回来。

  刘仁赡听说此事后,只觉羞愧难当,连儿子的面都不肯见,就传令腰斩。腰斩就是拦腰斩断,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左右人听了都大吃一惊,有心求情,但又害怕刘仁赡的威严。谁也不肯开口,只好去找监军使周廷构。

  周廷构听说之后,赶紧跑过来求情,说道:“小孩子不懂事,将军打他一顿就足够了,何必要杀他呢!”

  刘仁赡当时已经卧床不起了,闻言只是长叹一声,说道:“国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身为一城的主将,连自己的儿子都约束不住。还要去约束谁呢?”说完就背过脸不肯再吭声。

  周廷构清楚刘仁赡的为人,知道多说无益,只好又跑到刘仁赡的夫人那里哭泣求情。但刘夫人也说:“我不是不爱这个小儿子,可是刘家满门忠义,名节不能有亏,如果放过他,今后我们夫妇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各位将士?”说罢反催人动刑,在场人等无不痛哭流涕。

  二月十七日,柴荣率军从大梁出发,向淮南进发。柴荣这一次出征淮南,准备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充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