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大周王朝】
�大批援军前去送死。等刘延贞的大军开拔后,刘仁赡万般无奈地长叹一声道:“刘彦贞此战必败,赶紧备防吧!”
正月十七日,刘彦贞带着大军来到正阳,有意去夺取周军的浮桥。这时他手上握有数万大军,一路旌旗招展,声势十分浩大。可是此时后周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已先于他抵达了正阳,见刘彦贞带兵来攻,便就地排开阵势,要与唐军一决雌雄。
这一来,又把刘彦贞给吓住了,他手中的兵力,本来并不比周军少,但是也不敢进攻,只是仓促下令唐军将阵势排好,又在阵前撒满铁蒺藜,并于两侧拉上铁索,上面悬上利刃,用以防备后周马军冲锋。
李重进也是当世名将之一,一眼就看出这是刘彦贞临阵胆怯了,便手指敌阵对手下哈哈大笑道:“刘彦贞这般布置,莫不是想要在此唱戏吧!”说罢也不等敌军开锣,立即挥军掩杀过去。结果一战斩杀唐军逾万,刘彦贞当场战死,生擒其大将咸师朗以下数千人,缴获器械、兵甲达三十万件,大获全胜。
南唐因为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太平盛世,本土已经多年以来没有打过大仗。所以唐军在正阳这一战的失利,引起了举国惊慌,寿州一带的百姓纷纷吓得入城逃避,还未赶到的应援使皇甫晖和应援都监姚凤不敢再往前走,退守清流关(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北),而临近的滁州刺史王绍颜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直接就弃城而逃。
第二日,李重进在正阳大破唐军的消息传到了柴荣那里。此时柴荣已经走到了永宁镇(今安徽阜阳市东南),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很显示出其做为一代明君的风范,并没有因为这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欣喜若狂,反而非常平静地对左右人说道:“我听说李谷从寿州撤军时,很多逃难到城里的百姓都回到了村庄。可这次唐军既然战败了,那这些百姓岂不是又要逃回城里吗?
如果咱们长期围城,这些进城逃难的百姓只有饿死,我很替他们难过,所以应该先派出使者对他们进行安抚。以减少这些不幸地发生。”于是便派出大量的使者,先于大军到达寿州城外。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为稳定当地的社会环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月二十二日,柴荣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以北扎下营寨,传令各部从四面将寿州围住,并于次日传出旨意,从宋、毫、陈、颖、徐、宿、许、蔡等州召集民夫达数十万人之多,配合后周大军,对寿州城发起不分昼夜地疯狂猛攻。
在这个时候,周军已在寿州城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寿州毕竟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军事重镇。城防非常坚固,城内的守将刘仁赡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面对强敌,毫无畏惧,每日不避矢石,亲临城头,组织军民悉力防守,所以柴荣一时间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而在此时,在临近寿州的一些州县内。仍有一些唐军驻守,随时都有可能对周军造成威胁。所以柴荣也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些唐军铲除,这就给当世另一位英雄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个人当然就是日后的北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一个不管在五代史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能挂头牌的大人物。但在这次随柴荣出征南唐之前,他的名头还不是很响亮。
赵匡胤在此前有过两个闪光点,一次是在高平大战中。当时他紧随柴荣身后冲入了敌阵,与汉军肉搏。并以其高超的武艺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次是在柴荣派兵收复秦、阶、成、凤四州时,因为在最初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从而导致一部分朝臣产生了动摇。
这个时候,柴荣就委派赵匡胤去前线�
正月十七日,刘彦贞带着大军来到正阳,有意去夺取周军的浮桥。这时他手上握有数万大军,一路旌旗招展,声势十分浩大。可是此时后周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已先于他抵达了正阳,见刘彦贞带兵来攻,便就地排开阵势,要与唐军一决雌雄。
这一来,又把刘彦贞给吓住了,他手中的兵力,本来并不比周军少,但是也不敢进攻,只是仓促下令唐军将阵势排好,又在阵前撒满铁蒺藜,并于两侧拉上铁索,上面悬上利刃,用以防备后周马军冲锋。
李重进也是当世名将之一,一眼就看出这是刘彦贞临阵胆怯了,便手指敌阵对手下哈哈大笑道:“刘彦贞这般布置,莫不是想要在此唱戏吧!”说罢也不等敌军开锣,立即挥军掩杀过去。结果一战斩杀唐军逾万,刘彦贞当场战死,生擒其大将咸师朗以下数千人,缴获器械、兵甲达三十万件,大获全胜。
南唐因为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太平盛世,本土已经多年以来没有打过大仗。所以唐军在正阳这一战的失利,引起了举国惊慌,寿州一带的百姓纷纷吓得入城逃避,还未赶到的应援使皇甫晖和应援都监姚凤不敢再往前走,退守清流关(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北),而临近的滁州刺史王绍颜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直接就弃城而逃。
第二日,李重进在正阳大破唐军的消息传到了柴荣那里。此时柴荣已经走到了永宁镇(今安徽阜阳市东南),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很显示出其做为一代明君的风范,并没有因为这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欣喜若狂,反而非常平静地对左右人说道:“我听说李谷从寿州撤军时,很多逃难到城里的百姓都回到了村庄。可这次唐军既然战败了,那这些百姓岂不是又要逃回城里吗?
如果咱们长期围城,这些进城逃难的百姓只有饿死,我很替他们难过,所以应该先派出使者对他们进行安抚。以减少这些不幸地发生。”于是便派出大量的使者,先于大军到达寿州城外。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为稳定当地的社会环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月二十二日,柴荣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以北扎下营寨,传令各部从四面将寿州围住,并于次日传出旨意,从宋、毫、陈、颖、徐、宿、许、蔡等州召集民夫达数十万人之多,配合后周大军,对寿州城发起不分昼夜地疯狂猛攻。
在这个时候,周军已在寿州城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寿州毕竟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军事重镇。城防非常坚固,城内的守将刘仁赡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面对强敌,毫无畏惧,每日不避矢石,亲临城头,组织军民悉力防守,所以柴荣一时间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而在此时,在临近寿州的一些州县内。仍有一些唐军驻守,随时都有可能对周军造成威胁。所以柴荣也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些唐军铲除,这就给当世另一位英雄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个人当然就是日后的北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一个不管在五代史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能挂头牌的大人物。但在这次随柴荣出征南唐之前,他的名头还不是很响亮。
赵匡胤在此前有过两个闪光点,一次是在高平大战中。当时他紧随柴荣身后冲入了敌阵,与汉军肉搏。并以其高超的武艺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次是在柴荣派兵收复秦、阶、成、凤四州时,因为在最初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从而导致一部分朝臣产生了动摇。
这个时候,柴荣就委派赵匡胤去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