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大周王朝】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初八,柴荣率领侍卫亲军都指挥、归德节度使李重进,殿前军都指挥使张永德、殿前军都虞候赵匡胤等大将,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寿州杀去。但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南唐朝廷所派的援军已经提前一步,逼近了寿州。
南唐虽说此时是主暗臣佞,但国力还是很强的。李璟在得知周军攻入国境后,便委派大将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另以奉化(治在江州)节度使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共率四万大军,分为两路来援救寿州。就在柴荣率大军出征的这一天,刘彦贞所率的南唐援军主力已经到了来远镇(今安徽寿县西南,位于淮河东岸),然后换乘巨型战舰数百艘,浩浩荡荡地向寿州杀了过来。
这个情况让后周的前军主帅李谷大吃一惊,因为来远镇这个地方距周军在正阳所建的浮桥非常近,如果刘彦贞分出一支兵马去攻打浮桥的话,这座浮桥势必不保。
李谷是文人出身,胆子非常小,闻讯之后立即将众将召来说道:“刘彦贞率援军过来,肯定要派兵去夺浮桥,如果浮桥被他们≧,毁掉,我军的后路就要被他们切断。咱们都是北方人,难道还要跟他们打水战吗?赶紧撤军。”
说完也不与诸将商议,直接传令撤军,沿旱路退回了正阳浮桥,并马上派人向柴荣禀明了此事。
两日后,柴荣在圉镇遇到了回来禀报的使者。这才知道李谷已从寿州撤军了,顿时大失所望。因为李谷所说的理由实际上不成立。就算是浮桥被唐军夺回去,仍然可以再建。根本就不存在后路被断的问题,所以柴荣在接到禀报之后,又急忙遣使去前线传令叫李谷不要撤军。但这个时候,李谷早就带兵撤回了正阳,柴荣的这道旨意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正月十三日,柴荣带着大军抵达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他料定李谷既然已从寿州撤军,身后必然会有追兵,所以立即派李重进率军急行直扑淮河。去与李谷会师。这个时候,南唐刘彦贞已由水路进了寿州城,听说李谷已经毁营撤军,顿时大喜,连早饭都不肯去吃,立即就换成陆路随后追赶。
前面说过,李璟这个人没有识人之明,被重重地草包饭桶包围着,这个刘彦贞也不例外。刘彦贞出身于寿州富豪之家。本人没有什么才干,就是善于敛财。通过敛财去贿赂当朝权要升官,等升完官后再去敛财,而敛完财后再去行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并最终当上了大官,曾在多个藩镇当过节度使,此时已是南唐的神武统军(禁军第五、第六军)。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本身并没有军事才能。
刘仁赡跟他共事多年。知道他光会搂钱,不会打仗。急忙对他劝阻,说道:“老刘,你的大军还没到,敌人就被吓跑了,这不就是因为你的招牌大,名头响嘛!你的军事才能我是清楚地,你想为国立功的心情我也是能够理解地。可是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嘛!俗话说‘兔子急了蹬鹰,狗不急都咬人’,你又何必非要把他们逼上绝路呢!”
他这番话本来也是好意,但刘彦贞因为听说李谷撤军时非常慌乱,大批的粮草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只好一把火烧掉,觉得对付这种敌人完
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对刘仁赡的建议完全不肯接受,像打了鸡血一样,执意要追。刘仁赡屡劝无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带�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初八,柴荣率领侍卫亲军都指挥、归德节度使李重进,殿前军都指挥使张永德、殿前军都虞候赵匡胤等大将,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寿州杀去。但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南唐朝廷所派的援军已经提前一步,逼近了寿州。
南唐虽说此时是主暗臣佞,但国力还是很强的。李璟在得知周军攻入国境后,便委派大将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另以奉化(治在江州)节度使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共率四万大军,分为两路来援救寿州。就在柴荣率大军出征的这一天,刘彦贞所率的南唐援军主力已经到了来远镇(今安徽寿县西南,位于淮河东岸),然后换乘巨型战舰数百艘,浩浩荡荡地向寿州杀了过来。
这个情况让后周的前军主帅李谷大吃一惊,因为来远镇这个地方距周军在正阳所建的浮桥非常近,如果刘彦贞分出一支兵马去攻打浮桥的话,这座浮桥势必不保。
李谷是文人出身,胆子非常小,闻讯之后立即将众将召来说道:“刘彦贞率援军过来,肯定要派兵去夺浮桥,如果浮桥被他们≧,毁掉,我军的后路就要被他们切断。咱们都是北方人,难道还要跟他们打水战吗?赶紧撤军。”
说完也不与诸将商议,直接传令撤军,沿旱路退回了正阳浮桥,并马上派人向柴荣禀明了此事。
两日后,柴荣在圉镇遇到了回来禀报的使者。这才知道李谷已从寿州撤军了,顿时大失所望。因为李谷所说的理由实际上不成立。就算是浮桥被唐军夺回去,仍然可以再建。根本就不存在后路被断的问题,所以柴荣在接到禀报之后,又急忙遣使去前线传令叫李谷不要撤军。但这个时候,李谷早就带兵撤回了正阳,柴荣的这道旨意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正月十三日,柴荣带着大军抵达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他料定李谷既然已从寿州撤军,身后必然会有追兵,所以立即派李重进率军急行直扑淮河。去与李谷会师。这个时候,南唐刘彦贞已由水路进了寿州城,听说李谷已经毁营撤军,顿时大喜,连早饭都不肯去吃,立即就换成陆路随后追赶。
前面说过,李璟这个人没有识人之明,被重重地草包饭桶包围着,这个刘彦贞也不例外。刘彦贞出身于寿州富豪之家。本人没有什么才干,就是善于敛财。通过敛财去贿赂当朝权要升官,等升完官后再去敛财,而敛完财后再去行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并最终当上了大官,曾在多个藩镇当过节度使,此时已是南唐的神武统军(禁军第五、第六军)。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本身并没有军事才能。
刘仁赡跟他共事多年。知道他光会搂钱,不会打仗。急忙对他劝阻,说道:“老刘,你的大军还没到,敌人就被吓跑了,这不就是因为你的招牌大,名头响嘛!你的军事才能我是清楚地,你想为国立功的心情我也是能够理解地。可是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嘛!俗话说‘兔子急了蹬鹰,狗不急都咬人’,你又何必非要把他们逼上绝路呢!”
他这番话本来也是好意,但刘彦贞因为听说李谷撤军时非常慌乱,大批的粮草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只好一把火烧掉,觉得对付这种敌人完
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对刘仁赡的建议完全不肯接受,像打了鸡血一样,执意要追。刘仁赡屡劝无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