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幻梦
不究乎?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殖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在《林泉高致》中,郭熙又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其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暗。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如果画家不能深入到生活中去,不能捕捉大自然一瞬间的形象,捕捉它在每一运动上的最精微的变化,他还能得心应手,画得出具有美与美感的画儿来吗?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写道:旧俄曾有一个学绘画的学生说:‘只要稍为改动一点,便全变了样儿了’,画家蒲留洛甫正色答道:‘艺术就起源于这一点点上啊!’这不也与郭熙的的‘距离论’‘多面论’‘自然美说’一脉相通!自然造人,人造自然,人从广阔的世界里给自己划出一个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贴满了你自己的形象。你对自然的了解,愈是深入和广泛,就愈能进行艺术夸张和选择,愈能从多方面揭示自然形象的‘意趣’,愈能创造姓地表现它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愈能创建出艺术改造的‘第二自然’。这也就是郭熙所说:‘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肴,历历罗列于胸中。’好好去琢磨吧,小子,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得瑟,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不要年纪轻轻的在城里坐办公室,哪里来哪里去,打起背包,穿上草鞋,到大巴山千里铁路线上写生去,巴山楚水历来出文人墨客,说不定若干年后,你也画出一幅彪炳千秋的巴山楚水图来,不也一样在青史上留名,在竹帛上留墨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真是山中之鸟,闭目塞听,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借用一句古语略表心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谢谢了,过几天再来聆教!”杜若千恩万谢地辞过老李头,拉起还兀自有一阵子没一阵子叹息中的任燕,连推带搡地走出门外。

  杜若站在汉口一元路的街道上,瞧屋檐印有巴蜀书画社的烫金招牌又端端正正地挂在了门楣上,正门大红灯笼下才换上去的四开钢化门呈现出一派兴隆茂盛的新气象。经过三番四覆地讨价还价,总算是将任燕卖出去的房子又买回来了,今天是书画社重新开张的曰子。瞧着任燕穿花蝴蝶似的在人丛中忙忙碌碌,瞧着任燕的父母护巢老鸟似的楼上楼下来来去去。杜若只觉得一缕尽了心出了力的喜悦跃上眉梢,一股报了恩还了情的快慰涌进心房,再苦再累不能拖累关爱自己的至爱亲朋,再危再难也要使关爱自己的人过上好曰子。否则再有出息,也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泥足巨人,再有荣耀,也不过是自以为然的银样镴枪头,他就是要以一己之见在周遭被贫贱被歧视的环境里开拓出文明与发展的新世界,他就是要凭一臂之力在曰常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生活中创造出富裕与尊荣的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