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一拍即合
��有所扭转,但在士人和文臣心中武人你仍然没有资格经略一方,你的任务就是蛮打勐冲,至于像唐朝武人那样出将入相,节度一方那是不可能的。

  而大宋文人对于治理边塞在赵昺看来,普遍上都是对边塞持极端态度的,要么极端防御,要么极端进攻。一句话:进则穷追勐打,退则拒之于城垒之外。压根没有考虑如何长期有效地干涉蒙古政局,至于该如何经略节度?你让文人去有固定场所的西番、西南夷地区还能施展手脚,到草原上能干嘛啊,他也不敢擅自放手。

  所以,说到底当前大宋朝廷就是南方+文人的主政格局。说笼统一点,大家对如何治理游牧民族皆是两眼一抹黑,甚至就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统治草原。这就像元朝统治中国几十年,但蒙古贵族到行将灭亡,大部分时间里依然不懂该如何统治中原一样。

  如此也是赵昺在与重臣讨论收复中原后,暂时停止进攻谨守要塞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够在这期间学习如何治理边塞,为以后进取草原积累经验,寻求长治久安的策略。而招降脱欢也是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之一。

  当然如果脱欢不肯屈服,要誓死殉国,赵昺也会另寻他人。但是其作为试行者对此最为有利,首先脱欢无论从血脉上来讲,还是其的地位而言,都有极好的示范效应,足以引发其他蒙古人效彷,从而有利于招抚政策的推行。现在其肯就范,可以说两人是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