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筹备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告白与告别最新章节!
陪着韩寒做电影 制片人 方励 为卖《观音山》认识了韩寒
2010年5月,李玉导演和我通过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购买了韩寒一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wwwwcom那年11月,我们的电影《观音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和最佳女演员两个奖项后开始了电影推广宣传的策划工作。李玉导演和范冰冰都希望请韩寒帮我们创作一首主题歌词。两个女生嘀咕一阵决定拜托路金波帮助安排与韩寒见面,并由我带着《观音山》dvd先飞上海试探韩寒是否喜欢这个电影。万一韩寒不喜欢《观音山》,后续到达的两个女生就只管大家一起吃饭,不提歌词的事情,省得女生们没面子。
我一落地上海,金波安排的司机就直接把我拉到静安寺附近的璞丽酒店。在金波安排用于看片的套房客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韩寒。虽然读过他的几本小说,对于作者的自由风格、散漫形式和幽默文字有强烈的感受,但在见到韩寒本人的时候还是有几分诧异。这是一个留着过眼的长发,黑色皮夹克配着牛仔裤和登山鞋的干练帅小伙。微笑温和、礼貌低调、说话还透着几分羞涩的韩寒,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就讨人喜欢。
我陪着韩寒与金波一起在客厅的大电视机上看完了《观音山》。赶紧偷着给刚落地虹桥机场的李玉和小范发了一条手机短信:“看来韩寒和金波还都蛮喜欢这个电影。”接下来的午饭桌上,李玉请韩寒帮《观音山》写首歌词,韩寒欣然答应。至于我所关心的酬金规模,一句“我只为喜欢的朋友们写歌,从不收费”,立刻想到:“如果哪天韩寒也拍电影,我得为他扛活儿,做个志愿者他总不会拒绝我吧。”
两年半里,韩寒给我讲了三个他构思的电影故事。
2010年11月的上海之行,聊天中韩寒摆明就是迟早要拍电影的。不但他身边的朋友们劝他拍电影,一些大的商业电影公司也在拉他入行。“我不会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必须准备好了才动手。”韩寒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听他讲起喜欢的电影,就知道他是个影迷观众,因为他会津津乐道很多他喜欢的细节。
后来的两年半里,我们多次见面聊天,深夜电话长谈,几乎全都是关于电影和他正在构思的电影故事,尤其深夜的电话里。断断续续,他给我讲过三个电影故事创意,甚至很多蛮有镜头感的故事和人物细节。韩寒的赛车活动不少,除了有机会见面,我基本都是后半夜的凌晨2点到4点之间给他电话,听他讲讲最近的故事进展。有时,我也听得一头雾水,他说到上一个故事的人物名字时,居然讲的是另一个故事的情节。
到了2012年年初的时候,我开始不断地催促他落笔写剧本了。他永远告诉我同一句话:“很快就写。”韩寒是个贪玩的家伙,很像我小时候对付暑假作业,不到开学前夕绝不提笔。金波也是这样分享他与韩寒的工作感受:“你必须要逼着他,不断催促,否则他永远不会交稿。”2012年夏天,韩寒和lily(他太太金丽华)一起来北京时,在我们劳雷影业的圆形会客厅里,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一次,我以为他下决心动手了,他也是这样说的。结果又没下文了,接着催呗。终于,韩寒上了起跑线。
2013年五一放假的那天,接到路金波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老方,
马上飞来上海,韩寒这次是下决心动手拍电影了。”我更信任金波�
陪着韩寒做电影 制片人 方励 为卖《观音山》认识了韩寒
2010年5月,李玉导演和我通过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购买了韩寒一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wwwwcom那年11月,我们的电影《观音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和最佳女演员两个奖项后开始了电影推广宣传的策划工作。李玉导演和范冰冰都希望请韩寒帮我们创作一首主题歌词。两个女生嘀咕一阵决定拜托路金波帮助安排与韩寒见面,并由我带着《观音山》dvd先飞上海试探韩寒是否喜欢这个电影。万一韩寒不喜欢《观音山》,后续到达的两个女生就只管大家一起吃饭,不提歌词的事情,省得女生们没面子。
我一落地上海,金波安排的司机就直接把我拉到静安寺附近的璞丽酒店。在金波安排用于看片的套房客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韩寒。虽然读过他的几本小说,对于作者的自由风格、散漫形式和幽默文字有强烈的感受,但在见到韩寒本人的时候还是有几分诧异。这是一个留着过眼的长发,黑色皮夹克配着牛仔裤和登山鞋的干练帅小伙。微笑温和、礼貌低调、说话还透着几分羞涩的韩寒,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就讨人喜欢。
我陪着韩寒与金波一起在客厅的大电视机上看完了《观音山》。赶紧偷着给刚落地虹桥机场的李玉和小范发了一条手机短信:“看来韩寒和金波还都蛮喜欢这个电影。”接下来的午饭桌上,李玉请韩寒帮《观音山》写首歌词,韩寒欣然答应。至于我所关心的酬金规模,一句“我只为喜欢的朋友们写歌,从不收费”,立刻想到:“如果哪天韩寒也拍电影,我得为他扛活儿,做个志愿者他总不会拒绝我吧。”
两年半里,韩寒给我讲了三个他构思的电影故事。
2010年11月的上海之行,聊天中韩寒摆明就是迟早要拍电影的。不但他身边的朋友们劝他拍电影,一些大的商业电影公司也在拉他入行。“我不会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必须准备好了才动手。”韩寒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听他讲起喜欢的电影,就知道他是个影迷观众,因为他会津津乐道很多他喜欢的细节。
后来的两年半里,我们多次见面聊天,深夜电话长谈,几乎全都是关于电影和他正在构思的电影故事,尤其深夜的电话里。断断续续,他给我讲过三个电影故事创意,甚至很多蛮有镜头感的故事和人物细节。韩寒的赛车活动不少,除了有机会见面,我基本都是后半夜的凌晨2点到4点之间给他电话,听他讲讲最近的故事进展。有时,我也听得一头雾水,他说到上一个故事的人物名字时,居然讲的是另一个故事的情节。
到了2012年年初的时候,我开始不断地催促他落笔写剧本了。他永远告诉我同一句话:“很快就写。”韩寒是个贪玩的家伙,很像我小时候对付暑假作业,不到开学前夕绝不提笔。金波也是这样分享他与韩寒的工作感受:“你必须要逼着他,不断催促,否则他永远不会交稿。”2012年夏天,韩寒和lily(他太太金丽华)一起来北京时,在我们劳雷影业的圆形会客厅里,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一次,我以为他下决心动手了,他也是这样说的。结果又没下文了,接着催呗。终于,韩寒上了起跑线。
2013年五一放假的那天,接到路金波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老方,
马上飞来上海,韩寒这次是下决心动手拍电影了。”我更信任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