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尤其是染色体畸形、遗传代谢缺陷病、内分泌障碍等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丰富的植被等自然环境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环境污染(如铅、汞、镉、砷、氟、农药、多氯联苯、放射线、核辐射等环境污染)将严重危害儿童的生长发育。

  (2)社会环境 儿童生长发育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健服务和教育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和良好的教育体制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

  (3)家庭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护理、体育锻炼和正确的教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同时,和睦的家庭气氛及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对儿童生长发育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4)母亲情况 儿童生长发育与母亲的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育儿观念等密切相关,其中胎儿在宫内的发育还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疾病、情绪等影响。妊娠期母亲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营养丰富、居住环境舒适的胎儿发育良好;反之,母亲妊娠期吸烟、酗酒、感染、服药、接触有害物质等可致胎儿畸形或先天性疾病。

  (5)营养 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包括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宫内营养不良,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生长发育障碍,不仅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发生率增加,而且可使胎儿脑发育不良,甚至发生先天性缺陷;生后长期缺乏营养素(特别是出生后第1~2年),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机体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降低。与之相反,如果儿童能量摄入过多,可引起儿童期肥胖症,成年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的几率增加。研究发现,营养素供给比例恰当,加之适宜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儿童生长潜力可得到最好的发挥。因此,必须保证儿童营养均衡,以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6)疾病 疾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任何引起儿童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的疾病均可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急性疾病常使儿童体重减轻;慢性疾病则影响儿童体重和身高的生长;先天性疾病常导致儿童发育缺陷和生长迟缓;代谢性疾病常引起儿童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