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雪原突击战
己手中才可以。

  发布这样的作战命令,参谋本部不需要请示皇帝和宰相府。参谋本部只需要皇帝和宰相府下达开战和停战的命令,至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这都是参谋本部的责任,必竟战争也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作为外行的皇帝和文官集团们必需也要有这个自觉,他们同样不能越权。

  攻城略地是武将的责任。那治理一方就是文官的本份。原计划预计到四月底才能全面占领的西伯利亚却因为投降提前结束了战事,这让吏部措手无策,原计划派往西伯利亚的地方官甚至还没有到齐。

  国家的领土内怎能没有朝廷的官吏来治理?既然还没有到齐那就从随近的县市抽调!身为宰相的李鸿章发话了,严复和各部拿着官员花名册开始点人。

  “朝廷任命不容违抗。凡是违令拖拉不肯前往的就地免职,终身不得录用。”严复黑着张脸在骂人:“前往西伯利亚就职的官员全部随军队行动,如果这点苦都吃不了,那称早回家种田算了。”

  这次派往西伯利亚各地出仕的大多是年青的学子,这些人有热血有斗志,更重要是他们在官僚横行的内地。许多志向没办法施展。西伯利亚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新国土内旧有势力还来不及伸过去,空旷的新国土正是这些年青士子们施展报复的好地方。而长年在富庶地方为官的官吏却对西伯利亚怀着深深的恐惧,认为那是一个可以冻死人的地方,所以接到调令的很多官员都借口体弱多病等各种原因加以推迟,以至于严复不得不下严令。

  此刻的李明却心安理得的品着红酒吃着大虾。打仗是武将们的事情,治理地方是文官们的事情,作为皇帝所要做的仅仅是为国家指明一个方向,再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赋予合适的权利而已。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皇帝需要平衡文与武、中央与地方、官员与百姓等等内部利益之争,自然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小心应对。但战争时期,从皇帝到百姓所人有的利益都是一致对外的,这时国内团结一致、利益一致,自然作为皇帝也就更加轻松。这也是为什么老话总说,打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战胜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战争胜利才有足够的利益。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中国怎么都算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那作为失败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就立刻燥动起来。

  尼古拉二世的国内改革失败,国内矛盾激烈。战争是他转移国内矛盾的办法。如果能够获胜并摄取远东利益,国内矛盾自然得以缓和。可眼下的局势却是大败,还丢掉了整个西伯利亚。国内矛盾得不到缓和反而会更加激烈。

  因为还没有开打所以西伯利亚的电话电报线路就没有切断,得知伊尔库茨克投降的消息尼古拉二世顿时跳了起来。他召集群臣在大殿里指天骂地,痛骂库罗帕特金是个废物蠢材,丢了斯拉夫人的脸。然后咆哮着下令要求鄂木斯克前线统帅阿列克塞耶夫和南线统帅扎鲁巴耶夫立刻向中国人发动攻击。

  对于沙皇陛下的旨意,大臣们当然要听从,可当大臣们离开宫殿之时却是相视一笑。大臣们很清楚俄国目前的情况。但自从沙皇陛下固执己见的下令舰队远征开始,大臣们就没有心思和沙皇陛下去建议什么。舰队是陛下的舰队,那陆军也是沙皇陛下的陆军,既然沙皇陛下坚持要教训那群黄皮猪,那就去教训好了。十年前陛下也是这么说的,修西伯利亚铁路时也是这么说的,好像倒霉的都是俄国,现在居然也是这么说……大家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高官大员们怎么想的那是他们的事,对于前线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只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