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节 喜新厌旧的无情之人
因,最大的可能,便是冯才人自己,实在不想要这份恩宠,以至于,皇上一开始的热心,也变得淡了。

  我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了紫鸳,紫鸳只是冷笑:“人说皇上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官家的后宫虽没有那么多佳丽,却也有十几位后妃。对冯才人喜新厌旧,想来也属寻常。冯才人的性格又冷了些,皇上是受趋奉惯了的,对这样的态度自然受不得了。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个喜欢被吹捧着、又喜新厌旧的无情之人罢了。”

  我待要阻止,已经不及,只有无奈地看着紫鸳,jing告她不许再胡说。

  紫鸳对着板着脸的我吐了吐舌头,笑道:“我可不是说话没有忌惮,这是我跟姑娘说的真心话,姑娘要是不爱听,我以后只捡那些好听的说便是了。什么皇上圣明英武,仁义有德,宽宏大量,心地仁慈……”

  紫鸳还在一面挖空心思苦想,一边拖着长腔说下去,我只得打着手势将她的话打断了事。

  二郡王与三郡王一起前往虔州的事情我连忙告诉了孟沁祥。看起来虔州的内乱实在不轻,大郡王处境确实堪忧,但二郡王与三郡王都在,想必内乱终究会被压下,而大郡王应该也不至遇到什么危险。

  孟沁祥也是喜忧参半,参不透这消息是好是坏。因为对内情所知甚少,我即便想要安慰,也无从说起。只是据理分析道:“官家与吴圣人对大郡王如何,你可曾知道?”

  “官家对几位郡王都很好,吴圣人也尽量做到不分轩轾。”孟沁祥道,“听大郡王的夫人说,大郡王虽回宫的日子少,在外的日子多,官家与圣人倒也没有对他少了牵挂。只有……只有四郡王,因为娘娘不喜,官家与圣人面上似乎也稍微淡了些。但我还听说,大郡王有战功,官家终究是有些……有些……”

  孟沁祥因为不易措辞而没有再说下去,但我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当今皇上主和不主站,以致这些年我大宋对金国称臣。大郡王虽然把守的是西南边境,并未出现在对金的北边境上,但毕竟是善战之人,皇上忌惮也是情理之中。

  “五郡王年纪轻,官家将他留在身边,没让他去虔州。四郡王因为素来没有被委以重任,所以也在宫中。至于到虔州的三个郡王,看似都是受官家信任重托的,其实……”孟沁祥又说道,“其实大郡王之去,与二郡王、三郡王之去,毕竟是有些区别的。只是宫中的人都不知道。”

  “正是这样了,宫中人知道的,是三个郡王皆被委以重任,而并不知道大郡王被从边境调回的真正原因。”我道:“若是官家果真要对大郡王怎样,又何必一定让二郡王、三郡王去,造成一种三个郡王一起前去虔州平叛的现象?若是只有大郡王一个人去,人们定然会觉得不寻常,难免会猜测大郡王从边境回来又到虔州的原因。我想官家正是为了不让人们猜测,方才让恩平王与普安王都去。实则朝中有战将,未必定要恩平王与普安王前去。”

  孟沁祥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又道:“既然朝中有战将,又何必让大郡王去虔州?”

  我道:“海康王毕竟违了军令,官家若让他留在边境不管不问,岂不是默认了他的行径。让海康王这一番奔波,或许,只是为了jing戒。”

  孟沁祥终于松了口气,说道一定要尽快告诉大郡王夫人,她临产在即,需要宽心。

  八月初五,太后凤驾回宫,与她一起回来的是徐惠妃。

  只是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