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新的想法
��本质难寻。

  国内的旅游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改善提升了不知道几个档次,但是,挨宰,食品安全卫生,服务品质等问题,基本上一个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对国内旅游行业来说,好点子重要吗?重要!优美的宣传口号重要吗?重要!网红产品重要吗?重要!但是都没有游客的体验重要。

  江南古镇几十个,每个都长相差不多,但为什么乌镇可以20年保持长盛不衰,而且持续增长?而很多网红景区,经常几年就泯然众人矣。

  前两年特色小镇风起云涌,很多景区都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企业的、政府的参观团,大多是走马观花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向他们推荐夜景,他们通常认为白天已经看过,晚上有什么看的?他们不知道的是夜晚和白天是截然不同的天地。这两年有人提出“夜经济”,追风者甚众。但问题的关键是,“夜经济”的关键是什么,至今尚未听到令人信服的解释。

  今天谁知道,是哪家景区第一个上的网红桥吗?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关键是知道了又能如何?网红没有错。它带来了流量,给景区带来了营收,解决了景区某个阶段的发展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拿到这这部分流量红利以后,下一步怎么办?大部分景区沉迷于网红产品一时带来的快感,而没有借势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网红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找到底层规律,形成系统化的方法论。

  最后是“常识”的三个层次,景区的“常识”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景区是什么。主要包括景区业态、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以及运营管理。第二层次是,景区怎么办。主要是景区业态如何策划、优化提升,服务设施如何使用和运维,如何管好人财物,做好销售和品牌建设等。第三层次是,景区运营管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第一层次普遍耳熟能详,第二层次做景区管理的得心应手。有趣的是,讲第三层次的比其他两个层次的更多。很难想象,没做过第二层次能讲好其他两个层次。

  作为旅游业从业者,无论是安谣还是靳霄,当然都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景区出现。

  优秀的景区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这样的旅游公司拥有更多的市场,可偏偏很多地市级的政府,在搞旅游项目的时候都是匆匆上马。

  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吃一口大肥肉。

  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想要搞好一个景区,一些必要的“常识”是一定要了解的。

  比如说餐饮管理。

  是不是美食必须做地方特色?

  要想给游客提供美好的用餐体验,一个景区应该如何做?比如,有些景区言必说地方特色。但如果真的都是地方特色,除非这个景区只接待本地人。否则,很难想象,一个喜欢粤菜的人会喜欢吃西北菜,喜欢杭帮菜的会喜欢东北菜。当然,还是可以尝尝鲜的,但让游客连着吃几顿,估计胃口就会抗议。对于观光型景区来说,大部分是此生一次游,所以感受不深。但对于做休闲度假景区的,这是大忌。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为了做到食品安全,景区要做哪些工作?第一,食材的采购来源要可靠。能够货源地直采,当然最好。不能直采,也要尽量跟大型商超的供应商合作。这样既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也能保证价格公道。货源解决了,还要制定相应监督机制,保证持续供货的过程中,商品品质始终如一。食材到了以后,景区要做好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