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承诺和一致原理:引导他人自我说服
�精明的促销手段,他们提前播出广告,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得到父母的承诺,却故意不提供货源,大人们不得不选择其他玩具代替;圣诞节过后,玩具生意变得冷清,商家会再次加大新玩具的宣传力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再次向父母索要这种玩具,因为这是父母在圣诞前夕承诺给孩子买的,所以,即使大人们并不认为短期内买两次玩具给孩子是合理的行为,但还是会为了保持自己前后一致的形象而去践行承诺。

  心理学家认为,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的个性往往会受到欢迎和推崇,而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的个性则会遭遇别人的冷落和鄙视。因此,人们大多会迫使自己保持一种对自己有利的习惯。即使有时候,这种前后一致并不一定符合人们的意愿。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很快便推翻自己刚刚作出的承诺,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而言,都会认为自己会是一个缺乏逻辑、表里不一、言而无信的人。这样的印象和评价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得到的。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故意抛出一些诱饵,让消费者作出承诺,然后再不断地加大砝码,追加消费额。和违背自己的承诺相比,消费者往往不会过分计较商家的小伎俩,最多jing告自己以后不要再轻易许诺。

  谨慎承诺,小心商业陷阱

  人们每做出一个有效的承诺,都会让自己的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承诺往往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带来一种压力,迫使自己在以后的行为中,保持承诺的一致性。就像一幅漫画中所体现的情景一样:一个大雨天,小狗呆在自己舒适的小窝中睡觉,突然,一只大象敲开小狗的门,请求将自己的头伸进小狗的窝里避雨,小狗想,只进来大象的头,不会影响自己,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没过多久,大象就要求把自己两条前腿也踏进来,小狗虽然有些犹豫,但因为先前已经同意大象把头伸进来,如果拒绝,就会感觉自己太过矛盾,于是勉强同意了大象的请求;很快,大象又说道:“既然我的头和前半身都已经进来了,为何不让我的后半身也进来呢?”小狗听了,虽然十分不乐意,但又不愿否认自己之前的承诺,最终,大象占领了小狗所有的藏身之地,可怜的小狗被大象挤出了自己的房子,在大雨中瑟瑟发抖。

  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像漫画中的小狗一样,因为轻易许诺于人,而吃亏上当。例如自己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即使买回来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也会因为自己已经承诺购买,如果退货,就会留下言而无信的负面影响,这种负罪感常常会超越商品本身的瑕疵,所以,消费者最终会说服自己接受带有瑕疵的商品,而不愿让自己背负缺乏信用的精神包袱。

  很多商家都会利用人们承诺一致的心理,诱使他们作出某个承诺,或者作出某个选择,然后步步深入,最终促使人们购买某种并不需要的产品。

  案例一:宝洁公司深深懂得承诺和一致原理,他们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经常会发起一些一百字以下的征文比赛,要求参赛者写出一篇简短精炼的文章,内容当然是夸赞和吹捧宝洁公司一系列的产品为主,宝洁公司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以“我喜欢……”开头。比赛结束后,宝洁公司会对所有的参赛文章进行打分评选,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获胜者可以得到宝洁公司提供的丰富奖励。为了得到礼品,参赛者都会挖空心思,极力挖掘宝洁产品值得肯定和夸赞的优点,即使他们从来也没有用过此类产品,也会在文章中用尽他们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经过这样的创作之后,参赛者就会在无形中被自己编造的优点征服,并坚信宝洁公司出的系列产品真的很好。以后如果有需要,参赛者首先考虑的一定会是宝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