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关宁军阀的产生
>
  这种绞杀战斗,是整个骑兵战斗中最最残酷的。理论上因如果双方的战斗意志都是很顽强的话,那战损比完全就是一比一。为什么要加上“双方的战斗意志都是很顽强的”这句定语呢?

  因为如果一方的探子逃跑的话,那死神就向这个探子招手了。这说明这个探子把后背留给了敌人,自己完全放弃了抵抗。

  而一对一骑兵作战之中,队形这种文明国家对抗野蛮民族的大杀器基本没有作用,而野蛮民族的马术,单人战斗的优势却无限制的放大了.

  因此,当自己的探子派出去以后,军队的统帅就要做好探子大量死伤的心理准备。不过,无论探子的损失是多么的巨大,军队统帅也要坚持派遣。因为,一位有经验的军队统帅,可以从自己探子死亡的方向和密度来大致判断出,对方大部队的位置。但是这一切,都是对军队统帅和那些探子心理的极大的考验。这完全是双方意志力的比拼。

  而这时候的后金军队就设置了这么一个绞杀区,他们把一个宽度五十里左右的地区,完全变成了无人区。在这个无人区内,只要是不是本方的两条腿的生物,他们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杀死。

  而辽东铁骑集团的武官们,面对草原上一盘散沙的蒙古人还好说,这些部落酋长比辽东铁骑集团的武官们更害怕死人,但是面对军纪森严,内部凝聚力比蒙古高出许多的满清来说,辽东铁骑集团的武官们就不愿意派出自己的亲兵进入无人区,进行这种绞杀战斗了。因为这些亲兵的损失,将降低他们在武官联盟中的实力。

  而为了迁就这些武官,袁崇焕也不得不答应了这些武官们的要求。

  再加上,后金向辽东以及关内派遣了大量的,以投降后金的汉人为主的探子。这就造成了这么一个恶果:明朝辽东军队对后金军队的动向一无所知。而后金军队对明朝辽东军队的动向是了如指掌。

  袁崇焕迁就辽东铁骑集团的武官们,还造成了这么一个后果。在辽东的其它派系的武官,他们得到了小媳妇的待遇。得到的物资和军饷很少,但危险任务就要他们上。他们的心中肯定是不服气的。有些甚至闹了起来。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驻扎在东江的毛文龙。

  而我们再来看看袁崇焕的性格。从他平台召见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他做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比较自信,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比较狂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否则的话,袁崇焕根本就不会在这么正式的召见中,把崇祯皇帝当成小孩子看待。

  袁崇焕的另一个性格就是,他做事不怎么考虑后果。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们对老板有什么看法的话,会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告诉给自己的同事呢?难道就不害怕自己的同事把这话传到老板的耳朵里去吗?

  而袁崇焕就那么做了。要知道,他面对的不是只能够抄他鱿鱼的老板啊,他面对的是可以要他性命的大明朝的皇帝啊!

  当一名手拿尚方宝剑的督师,他又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做事又不怎么考虑后果的人。当这位督师碰到了一名不听话的下属武官时,他会怎样用这把尚方宝剑呢?

  至于毛文龙的死,也不简单是袁崇焕个人的意志,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前,兵部尚书王洽和辅臣钱龙锡也是知道的,两人一没有训诫袁崇焕,二没有和皇帝反应,可见袁崇焕杀毛文龙不是擅自行动,而是相当一部分文官们的意志体现,

  而对于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