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两个目标
��也好听,如同那偶尔的风,带着香味的亲切。

  距离产生美丽,冬子是后来才读到书中这句话的。回想当时燕子的意思,不就是这吗?对此,冬子对燕子就有些崇拜,这真是一个晶莹剔透的人。

  突然,一辆大车停在了门口。送货的车子来了。冬子这才意识到,天已经黑了。武汉大拆大建的时候,对城外的交通及大货车是有限制的。大货车进城,必须在上下班高峰期之后,七点后才能进来。此地距离大车可自由通行的三环线很近,所以就来得比较早。

  车上有专门的搬运工,冬子只负责数量清点,而黄姐负责算账,罗哥专门察看货物的质量。冬子当时就想到,罗哥进货的地方,肯定在三环线以外。

  进货渠道及进货价格,是商业的核心机密之一,一般不给外人透露的。生意,利用信息不对称挣钱,古今中外,流行几千年了。

  那边来人中,有人押货的,当然老板的货款结算是要给他的。估计他们是老主顾了,那押货的人说到:“今天就不用转账了,你给我打个条子,下一次一起转就行。”

  看来,这送货的公司,是完全相信罗哥的。虽然冬子不知道具体精确的进货价格,但可以通过估算,这一车东西,大概也得要二三十万才进得来。

  老板的生意确实很好,也赚了钱,但是,平时老板自己送货,还是一个电动自行车,老板为了节约,抠门到这种程度吗?

  老板两口子等货已经收齐,就准备回家了。黄姐把前台柜子里的账本及现金全部装在一个包里,就跟罗哥准备走了。

  “小陈,就麻烦你了,钥匙给你,如果想出门转一下,就锁好门,晚上也别太晚回来,十点钟就差不多了,毕竟太晚了,也不安全。”罗大哥说完,就跟黄姐骑上那电动的三轮车,离开了。

  据说老板的家也不太远,骑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这里原来是钢厂附近的城中村,这一条街道,也是十几年前修的,两边的建材市场,上面,就是住宿楼,总共才五层,规格都差不多,楼梯房。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这就显得有点奢侈了。远处,已经有好几个楼盘立起来了,高高的脚手架及吊车,灯火通明的。冬子估算了一下,那些楼盘,至少也得三四十层了。

  现在九点差几分钟,冬子想转转。他锁好了门,在街面上闲逛。不是说一个人太无聊,这商店内,也没有电视机电脑之类的东西,一个人玩手机,连一个联系人都没有。不是没朋友,而是不想联系。

  刚到一个新地方,熟悉环境,是人的本能。当然,这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他出来逛,还有一个心底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碰上燕子。听说燕子也在青山武钢一带,说不定,会在哪个街道碰上?

  这就是冬子的小目标,虽然他知道,在这人潮流动的城市里,碰到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但总想遇到奇迹。人们对奇迹的期盼,出于本能。如果生活没有戏剧化的插曲,那该是多么无趣的人生?

  但是,此时逛街,在此地,却是一件有点费神的事情。马路的灯光昏暗,并且被道旁的绿化树遮挡,地面露出斑驳的光。一切都好像跟容钢外面的街道一样,冬子总有一种逃离不脱的无奈。

  但巨大不同的是,此时街道的噪音更大了,渣土车出来了。它们只允许晚上出来,它的喇叭声音尖厉,它的刹车有巨大的汽鸣声。车箱板有些松动的,咣咣地随着路面的小坑咋乎;踩油门比较猛的上下坡,如同怒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