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凫船破千浪
�长刘韶和县尉陈烈勤勤恳恳,而县丞邓当也颇为精干。

  牛车平稳地走着。不一会儿,远方天际貌似行将腾跃的巨云隔过一个山头,倏然飘散变幻,好像在预示着什么令人惊异的事情。

  “……走!一,二,走!……”

  纤夫的号子震动于野。接着便是青瓦粉墙的湾村屋舍露出了细致的面容。接着,众人便看到在村边那具有平直而陡峭的岸线的断层海岸的山里,一艘雄伟的,奇丽的巨型三桅大船沿着原木铺成的轨道,向外面的海面缓缓移动着。

  四条粗壮的桅杆高耸入云,粲然可观。渐渐出现在大家眼中的那巨型的横条加固的梯形竹篾斜船帆乃是青黄色的,极富中国特色。

  这种船帆造价低廉,坚固耐用,非常适合王易现在所掌握的资源的具体情况。而复杂但不失灵巧的帆索系统极利操控,可灵活变换受风方向,甚至在逆风时也可以在帆、舵、披水板的共同作用下以“之”字形前进。

  而由于此船极大,各种船载器械的操纵都要布置得十分周全。因而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船工们将从对操控船锚的船车中获得的启发加以融会贯通,将其运用到操控船帆起降的一套崭新的系统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走!一,二,走!……”

  纤夫的号子愈发震动山谷,撼动人心。这艘三十余丈,宽十余丈的三桅远洋尖底福船渐渐露出它的全貌。绘于船艏侧舷两端的“船眼”使用了明亮的高质量的生漆为原料,生动活泼。

  “哗……今天正遇新船下水啊!”常桓惊喜道。

  蓦地袁敏在前面手舞足蹈:“看哪,那边有两条一模一样的大船!有两条!”

  王易这最后一略其实是付诸实施最早的。早在他刚刚收服湾村后,就开始了行动。

  湾村本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首先它所控制的海岸线种类多样,不仅有拥有平直陡峭岸线的断层海岸,也拥有绵长平缓岸线的泥沙堆积海岸。其次,毗邻的多个海湾拥有极好的防风能力,同时海湾的水域面积也相当大。所以湾村本身就具备发展成优秀港口的潜力。

  在后世,这里就有一个著名的乍浦港。孙中山当年视察乍浦后,还发出了要将这里建成东方大港的豪情壮志。

  海盐到禾兴的陆路已经落成,十分宽敞。而从禾兴到湾村也是道路宽敞平直。而得到王易的政令后,吴郡各地的县官都在以工代赈,吸收了一大批贫流民参与到挖掘水渠之类的疏通水利的工程中去。

  贯穿禾兴中部的大河正在拓宽,刘韶打算将那条大河与海盐城附近的大河贯通,这样就能使得在湾村港口停栖的大船直接驶入海盐。而王易的想法更加宏伟,他期望将来从吴郡出海的海船能够轻松地进入繁盛的内河网络,出入吴北的几大城市间。

  刘馥和董昭看到那船早已目瞪口呆。而二张也是呆若木鸡。倒是吕岱在刹那的失神后,很快镇定下来。

  湾村的港口已经焕然一新,宽大的栈桥,巨大的隐匿在山中的船坞,忙碌的卸货码头。其实,当前的“湾村”或许不能再称做“村”了,当地船队当初在王易授意下拉来的数百名北方流民为村庄注入了新鲜血液。拥有一千余人湾村或许更像一个镇。

  这里的工作紧张有序,到处是健壮汉子呼喝号子的声音,到处都是飞驶在轨道上的四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