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活字制印刷

  袁敏叫出了大家的心声。徐盛甚是不可思议地叹道:“天下竟有如此神术!”

  当众人发现书上的字迹洁净清晰,又规整划一时,已先是一叹。经王易一说,他们发现在短暂的时间里,竟制成了数量惊人的精美书本,不禁又为印书的超高效率一叹。

  活字的印刷字体以宋体为主。当然,王易毕竟没有专业的美术水准,他当初在给出字稿时,只是尽可能地去接近它。但劳动人民的手艺是精巧的,智慧也是博大的。群策群力下,活字字体已经略见整齐的规制了。

  而能印这么多书,也全赖泥活字的方便易行以及转轮排字架的高效。尤其是转轮排字架,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的这种器械用以字就人的科学方法,大大加快了排字速度。人们曾用此物,在一个月内印制了数百部六万字的《旌德县志》。效率之高,委实令人咋舌。

  所以,能够印出八百多部书,也在情理之中。

  王易对众人宣布道:“造纸和印刷两门技术我将推广到全吴郡,当然,先是在海盐大规模开展。我将召集一批儒子进行编排的工作,对世间流行的图书进行印制。”

  董昭面色肃穆地走过来,对王易长揖到底,道:“仲尼曾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必也圣乎。如今主公荡寇于运筹帷幄之中,造册于坊巷闾阎之间,尧舜恐怕亦有所不及!”

  刘馥这个素喜说俏皮话的家伙也神色凝重,他亦长揖到底,道:“主公以兵戈威人,以书册化人,但非圣人,不能如此!”

  连刘韶和陈烈这两个本不属于王易的人也走过来,竟双双口称道:“主公智慧,我等外感于表,深服于内,必当殚精竭虑,以效犬马之劳!”

  “何必如此!”王易见在这四个人的带动下,院中诸人都纷纷向自己作揖,最后连院中忙碌的工匠们也不得不离位而起而向自己行礼,不由朗声说道。

  在这先进的技术下,是能够润泽千秋万代的文化影响力,也正是因为这双重的效应,加深了众人对王易的拜服之情。

  就连往昔惧怕自己三分,心里也还打着小算盘的刘韶和陈烈也称自己为“主公”,王易的力量,于此可知。

  思虑长远的董昭说:“然印书终是大事,这些技艺惊世骇俗,主公还是不可轻易示之于人。”

  王易微微一笑:“公仁所言极是,近两年来,我也只会在海盐由拳一带推广,待这两地印书刻书蔚然成风后,我再向吴县推广。我们基础打好了,推广就必发愁了。”

  董昭又道:“若主公要印制经传,也须万分慎重,不可妄印yin邪之语,亦不能拣取不善之本,以至误人子弟,流毒于世。”

  此时社会对经籍的整理工作还没有全方位地开展,世间的经籍流传着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版本。要知道,总集前人、博采众家、整理经籍的大师郑玄郑康成依然在世,并且还在继续着这项浩大的工程。

  王易笑道:“公仁果真颇有几分远见。我所采的本子也多是我原来在中原收集的那些善本。至于乡村野语,虽然不甚雅观,不过存其于地理风物志,也未尝不可。”

  刘馥叹道:“再过五年,书册之广博,恐怕非我们今日可想像的了。”他似乎对图书的印制抱有十分开放的态度。他拍了拍面色刚强的董昭的肩膀,笑道:“公仁高瞻远瞩,不过所谓‘水到渠成’,印刷造纸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