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活字制印刷
��模,不禁满心欢喜。他笑道:“诸位,这里便是印书的地方了。你们手里的裸书,就将在这间工场里变成好东西。”

  “好香啊。”众人来不及惊叹,却听管亥突兀地发出这声响。

  王易对管亥敏锐的嗅觉表示相当无语。

  却见管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那通往后院的门边,朝那里观望。然后他转过头来高声道:“这里也在煮东西哪!”

  周仓和裴元绍兴致勃勃地跑过去闻气味,随即露出惊喜的表情:“真的很香哪。”

  当然了。王易微微一笑。那是蜡和松香的味道,是泥活字在排版时关键的固着剂。

  在这间民宅里虽然具有用以雕版印刷的器具,也有一整套的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的设备,然而因技术的局限,主宰的还是相对原始的泥活字。木活字因受木纹疏密的影响,沾水后会膨胀,以致版面高低不平。而木活字加蜡和松香等固着剂后会产生粘连,取下时相当不便。因而毕升在最初试制木活字后失败了。直到元代王祯花费了大力气才重新制造成功。而雕版虽然印出来的字迹十分清晰,但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材料和时间,这和王易暂时的要求是不符的。至于金属活字,局限于当前采料的困难,活字字库还没有集齐呢……

  王易垂眉深思,而刘馥和董昭却是相觑苦笑,显然,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陌生。

  刘韶和陈烈更是茫然无知。

  然而到了这里后,他们开始对学问高深莫测的王易产生了程度相当深的敬畏之情。

  却是与工匠手艺接触甚是频繁的乐进率先想通了这两间民宅间的脉络关系。他以一种试探着的口吻对众人说:“唔,我有些浅见,不妨与诸君说说。那隔壁邻所乃是制纸造册的,而那些造好的册子,就会送到这间宅子来,将字印在上面。”

  乐进于是对王易说:“主公既道农书百部,可否将其略一展示?”

  王易笑道:“此事易耳。”他以目指意常桓,常桓心领神会,马上到侧翼的厢房里去取书。

  所谓的农书,不过是一些展示水利器械和农具的图书罢了。不过这种精美的图书在东汉人的眼里无异于珍宝。袁敏翻阅着书页,每次都要停留极长的时间。而凌操等武人已经被上面逼真的图画惊得口不能言。

  袁敏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一个月可印多少?”

  王易答道:“你们手中的乃是我新绘制成的‘农具集成’,约五千字。这书……常桓,我们印了多少?”

  常桓在厢房翻阅着工作日志,随即说:“从上上个月开始,到现在共印成了……八百三十六本。”

  王易满意地颔首道:“如此甚好,此行回去我正可将它们带回海盐。”

  “真神人也!”袁敏猛地大叫一声,引得堂中众人纷纷侧目。只有那些五十几岁的老儒生略一举目,待看到是个貌似轻狂的年轻人时,不由会心一笑。想当初他们以落魄之姿被王家的奴仆招徕进来,被安排做些工匠手艺活时,还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然而时间一长,他们才发现这是门非比寻常的手艺。

  在拣字和排版的时候,都会令编排者不由自主地考校起其内容,从而在挑挑拣拣的工作中,顺带完成校补的工作。后世出版社对整理书稿的编辑都会有比较高的文化要求,这就是其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