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未雨绸缪(下)

  张继摇头苦笑道:“唉,我都暗示得那么明白了,你怎么还不懂?你就在折子里说,这些银子是父兄经商积攒下来的祖业,你一向甘守清贫,并不愿意动用这些银子过活。但是,现在是国家危亡之际,没有国,哪来的家?所以,你自愿捐出这些银子来充作军费。你一个芝麻大的官,谁会有心思来查你的履历。这样一来,恭亲王爷把你立做官吏楷模,外放你做个布政使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么?在京的其他宗室贵胄和朝廷大员们一看你捐这么多银子不仅不被怀疑,还升了官,自然也就都愿意捐银子出来了。难道他们还会担心朝廷借了钱会不还给他们么?陈大人,你今天可真是走运了呢”。

  陈文盛惊喜得无以复加,连连作揖,感谢不已。

  忽然,张继已经变了脸色,森然道:“这件事只能有我们四个人知道,只要再多一个人知道,我一定灭尽你满门。你可记住了?”

  陈文盛吓得两腿发软,全身颤抖,结结巴巴地说:“记……记住了”。

  张继摆摆手道:“好了,下去吧。”

  ……

  第二天早上,奕刚刚到军机处,当天当值的军机章京党逢恩就将一叠文书抱了上来,这是军机处的作业流程,军机章京将呈送的奏折写出节略附在原折上交付军机大臣,再由军机大臣给出处理意见呈送皇帝。

  党逢恩指着最上面的一份奏折道:“王爷,这份折子事关重大,条例又清晰,因此下官并未缮写节略,将原折呈给您了。”

  奕取过来一看,奏折封面写的是“臣国子监祭酒陈文盛”,心不由得突突跳了起来,道:“好,奏折放这儿。你下去吧,一会儿批完了我叫你。”

  奕打开陈文盛的奏折,只见里面洋洋洒洒数万言,也不由得佩服他文采斐然,挑紧要处揣摩一番,见与张继吩咐的一样,便叫过党逢恩问道:“仲卿,你看这份折子应当如何处置?”

  党逢恩料不到一心会问自己这样重要的问题,低了头道:“依下官的见识,让百官认捐银子做军费,本来于朝廷脸面上是不好看的。但是,现在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得不权变一番,似乎可以对着党逢恩大加褒奖,勉励在京的其他宗室贵胄和朝廷大员们也都为国出力。”

  奕赞许地点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江西布政使刚刚出缺,我看就升这个陈文盛任江西布政使,以示褒奖。今后再有认捐军费的官员就不授实职了,但可以考虑封爵或者赐些御用器物。虽然是认捐,但朝廷还是要归还的,就以五年为期吧,字据是不必立的,到时候让他们执户部的收条来取会就行。你先按我的意思拟个章程,我这就去请旨施行。”

  ……

  半个月后,天津直隶总督衙府,张继正在账房里统计近期调拨和认捐来的物资,曾国藩推门进来了。

  张继看他满脸喜气,就知道一定有什么要紧物资送到了。果然,不等张继问,曾国藩就说道:“松涛,好消息啊,喀尔喀蒙古的几位王爷联名送来二十门红衣大炮、三千匹战马,还说随行护送的一千名骑兵也留下听我们调遣。”

  张继心算一下道:“中堂大人,这样一来,我们的红衣大炮就达到一百二十门了,再加上金陵制造局马上就要送到的二十门仿制普鲁士的克虏伯大炮,咱们基本可以组建一支炮兵了。步兵方面,现在归我们节制的直隶、山东、热河三省驻军共计十三万,其中直接由我们掌握的除去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