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够痛就该回头
心痛是什麽样的感觉?
人生几何,失去时容易觉得心痛,也许从小到大,历经几百几千个回合,大大小小。可是心痛到底是怎麽回事?她当然也无法解释,她若是想得通,她的心也许就不会那麽痛了。
一刚开始是谎言,一个最信任的人对她说了谎,根本不合理的话,即使漏洞百出,可是他的表情却毫无所谓,她只好含着眼泪入睡,还要告诉自己是自己想太多。每天每天思索着那个谎言,因为那个人不愿意认真圆谎,所以才会那样反覆思量,忍不住要去戳破,整颗心都慌了,胸口就像卡了什麽,不能好好呼吸。
接着是手段。当她不愿意接受谎言,那就必须被惩罚。原本他的奉献变成了施舍,不愿施舍了就开始剥夺。她的心不停问着,你怎麽会变成这样?我做错了什麽?每一天明明很想看见他,可是看到了又会害怕,害怕他不知还会怎麽对她。她开始不会笑了,眉头总是愁云,变得更加多疑。
最後是撇清。他撇清与她的瓜葛,最好当作从没相识过。他认为自己一切都没错,错的全是她。能分割的全分割。那并不是无情,而是叫做绝情。在当时她已经想哭也哭不出来,可心依旧揪着。明明人是自由的,心却是不自由的。总是有莫名的期望,总换来的是失望。
落空时,心最痛。人死了是伤心,被背叛才是痛心。想哭哭不出来,想呐喊又叫不出声,对着别人要强颜欢笑,独自一人有如失去灵魂的躯体,眼神空洞。
那样痛吗?
人生缺少了希望......
很痛!
心痛要挂什麽门诊?
这不是戈若昕第一次给这个医生会诊,早在十五年前她就看过这个医生了。看医生并不稀奇,假如说你一生都不曾生过病的话,那倒是很稀奇。重点是那个门诊项目叫作「身心症门诊」,不晓得各位听过没有?会诊的医生其实就是心理医生。
早在十五年前,其实看心理医生并不普遍,戈若昕已经记不得当初为何会去看这科门诊,就是忧郁吧!所以在当时她问了胡医师:「我这种状况算是忧郁症吗?」
胡医师笑笑说:「大概再等十年吧!」
反正去看过几次下来,医师总会说压力试着靠运动排解,忧郁得看自己看开,戈若昕明白了,但她懂,明白并不代表做得到,所以她就没在再去了。
在这十五年间,大概是五年前,她又再去看这位医师了。那次,她的工作压力很大,烦恼很重,因为公司一直用准备精简人力的理由,一直对她及其他几位约聘人员进行高压的工作评比,让戈若昕只要上班前就开始胃痛,血压高升不下。
可是那次看了医生,其实对她的病情也并没有帮助,因为压力是不会靠去看医生就会排除的。这些她都懂,看心理医生是希望找出忧虑的来由,也许告诉自己几个其他病例参考着如何走出心理的那道坎。
所以在戈若昕准备再去身心症门诊前,她几乎可以预测出会诊的过程,也几乎可以确认去门诊并不会给她的病情有什麽太大的帮助。但她去这次门诊的原因,大部分并不是为了治疗。
在这之前,她在半年内瘦了十公斤。这真的很不可思议,她应该在十五岁过後量体重都不曾见过那个数字,戈如昕甚至觉得在她的一生也不会低於五十公斤之内,毕竟她都四十岁了,没有年轻时的代谢能力,更何况在年轻时�
人生几何,失去时容易觉得心痛,也许从小到大,历经几百几千个回合,大大小小。可是心痛到底是怎麽回事?她当然也无法解释,她若是想得通,她的心也许就不会那麽痛了。
一刚开始是谎言,一个最信任的人对她说了谎,根本不合理的话,即使漏洞百出,可是他的表情却毫无所谓,她只好含着眼泪入睡,还要告诉自己是自己想太多。每天每天思索着那个谎言,因为那个人不愿意认真圆谎,所以才会那样反覆思量,忍不住要去戳破,整颗心都慌了,胸口就像卡了什麽,不能好好呼吸。
接着是手段。当她不愿意接受谎言,那就必须被惩罚。原本他的奉献变成了施舍,不愿施舍了就开始剥夺。她的心不停问着,你怎麽会变成这样?我做错了什麽?每一天明明很想看见他,可是看到了又会害怕,害怕他不知还会怎麽对她。她开始不会笑了,眉头总是愁云,变得更加多疑。
最後是撇清。他撇清与她的瓜葛,最好当作从没相识过。他认为自己一切都没错,错的全是她。能分割的全分割。那并不是无情,而是叫做绝情。在当时她已经想哭也哭不出来,可心依旧揪着。明明人是自由的,心却是不自由的。总是有莫名的期望,总换来的是失望。
落空时,心最痛。人死了是伤心,被背叛才是痛心。想哭哭不出来,想呐喊又叫不出声,对着别人要强颜欢笑,独自一人有如失去灵魂的躯体,眼神空洞。
那样痛吗?
人生缺少了希望......
很痛!
心痛要挂什麽门诊?
这不是戈若昕第一次给这个医生会诊,早在十五年前她就看过这个医生了。看医生并不稀奇,假如说你一生都不曾生过病的话,那倒是很稀奇。重点是那个门诊项目叫作「身心症门诊」,不晓得各位听过没有?会诊的医生其实就是心理医生。
早在十五年前,其实看心理医生并不普遍,戈若昕已经记不得当初为何会去看这科门诊,就是忧郁吧!所以在当时她问了胡医师:「我这种状况算是忧郁症吗?」
胡医师笑笑说:「大概再等十年吧!」
反正去看过几次下来,医师总会说压力试着靠运动排解,忧郁得看自己看开,戈若昕明白了,但她懂,明白并不代表做得到,所以她就没在再去了。
在这十五年间,大概是五年前,她又再去看这位医师了。那次,她的工作压力很大,烦恼很重,因为公司一直用准备精简人力的理由,一直对她及其他几位约聘人员进行高压的工作评比,让戈若昕只要上班前就开始胃痛,血压高升不下。
可是那次看了医生,其实对她的病情也并没有帮助,因为压力是不会靠去看医生就会排除的。这些她都懂,看心理医生是希望找出忧虑的来由,也许告诉自己几个其他病例参考着如何走出心理的那道坎。
所以在戈若昕准备再去身心症门诊前,她几乎可以预测出会诊的过程,也几乎可以确认去门诊并不会给她的病情有什麽太大的帮助。但她去这次门诊的原因,大部分并不是为了治疗。
在这之前,她在半年内瘦了十公斤。这真的很不可思议,她应该在十五岁过後量体重都不曾见过那个数字,戈如昕甚至觉得在她的一生也不会低於五十公斤之内,毕竟她都四十岁了,没有年轻时的代谢能力,更何况在年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