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第五章:佛瑞先生 - 2
2.
今天我没有帮忙何书语,只是在我的专属座位上安静地阅读丶发呆,尽管星期六的顾客是最多的,但我放任今天的自己好好思考。
或许,可以成为我心灵成长的一个极大推手。
何书语说的没错,我太执着於成为一个「好的人」了。
素娟阿姨也是,她问我的问题,或许我内心深处早有了答案,只是,不敢去面对罢了。
犹记,国小的某一天,老师发下学习单,要大家回家去访谈家长,请家长们说说看,他们所认为的我们的优点。
当时,爸爸和妈妈默契十足地,写下两个共通的优点:「善良」与「真诚」。
不晓得何时开始,这两个曾经被父母,甚至被长辈们提及的「优点」,在我没注意到的某个时间点起,开始成为了一项过度的执着。
说是执着绝对不夸张,毕竟连我自身都有所觉察,旁人的提醒也不止一次。
我时常笑称这是我的亚斯伯格特质所带来的深刻执着,或许这麽说也不为过。
曾几何时,我开始以强烈的道德观去约束自己。
比方,就算别人再怎麽对我不友善,我都应该维持对於对方的基本尊重。我总是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厌恶任何人。我希望努力去洞察他人深刻丶阴暗的部分,并告诉自己,每个对他人不好的人,或许他们的生命中也曾有另一个人,如此不当地对待过他们,才导致他们现在以相同的方法对待其他生命。
殊不知,在午夜梦回的时刻,我仍常常会想,这样真的好吗?甚至,我害怕自己这麽想,就等於我不够好丶心胸不够宽大。
温承学姊有时会骂我,要我不要过於宽容。
学姊说,她觉得我心中其实有某种怒火没有释放出来。
或者,应该说,我会习惯性地将那些怒火扑向自己。
「妳怎麽可以生别人的气?」
「是妳有处理不周的部分,所以才会发生这些事情,妳没有资格生气!」
「妳甚至应该要更宽容的!」
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甚至在发生任何事情时,第一时间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并总是尽可能率先道歉。
我此生最大的惧怕,莫过於被他人误以为「虚伪」的人。
追根究柢,其原因便是我那份希冀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人』」的执着。
一直以来,我始终不求回报地试图做了许多举动。
高中的时候我习惯在所有学生开心放学的时候,留守在班上帮老师把全部同学的座椅倒过来摆到桌上,因为最後一节课以後,学校的打扫阿姨会负责清扫教室。
我也会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去帮助任何人,就算对方是待我不友善的人。
当时,尽管全班的人都不敢接近我甚至厌恶我,我仍努力地在做着这一切。
我从来不求这些人们看到以後会对我有甚麽改观,就是努力地做着我认为份内的事情。
还记得有一次和温承学姊聊到这些事情,学姊仍是担忧地念了我丶说我�
今天我没有帮忙何书语,只是在我的专属座位上安静地阅读丶发呆,尽管星期六的顾客是最多的,但我放任今天的自己好好思考。
或许,可以成为我心灵成长的一个极大推手。
何书语说的没错,我太执着於成为一个「好的人」了。
素娟阿姨也是,她问我的问题,或许我内心深处早有了答案,只是,不敢去面对罢了。
犹记,国小的某一天,老师发下学习单,要大家回家去访谈家长,请家长们说说看,他们所认为的我们的优点。
当时,爸爸和妈妈默契十足地,写下两个共通的优点:「善良」与「真诚」。
不晓得何时开始,这两个曾经被父母,甚至被长辈们提及的「优点」,在我没注意到的某个时间点起,开始成为了一项过度的执着。
说是执着绝对不夸张,毕竟连我自身都有所觉察,旁人的提醒也不止一次。
我时常笑称这是我的亚斯伯格特质所带来的深刻执着,或许这麽说也不为过。
曾几何时,我开始以强烈的道德观去约束自己。
比方,就算别人再怎麽对我不友善,我都应该维持对於对方的基本尊重。我总是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厌恶任何人。我希望努力去洞察他人深刻丶阴暗的部分,并告诉自己,每个对他人不好的人,或许他们的生命中也曾有另一个人,如此不当地对待过他们,才导致他们现在以相同的方法对待其他生命。
殊不知,在午夜梦回的时刻,我仍常常会想,这样真的好吗?甚至,我害怕自己这麽想,就等於我不够好丶心胸不够宽大。
温承学姊有时会骂我,要我不要过於宽容。
学姊说,她觉得我心中其实有某种怒火没有释放出来。
或者,应该说,我会习惯性地将那些怒火扑向自己。
「妳怎麽可以生别人的气?」
「是妳有处理不周的部分,所以才会发生这些事情,妳没有资格生气!」
「妳甚至应该要更宽容的!」
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甚至在发生任何事情时,第一时间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并总是尽可能率先道歉。
我此生最大的惧怕,莫过於被他人误以为「虚伪」的人。
追根究柢,其原因便是我那份希冀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人』」的执着。
一直以来,我始终不求回报地试图做了许多举动。
高中的时候我习惯在所有学生开心放学的时候,留守在班上帮老师把全部同学的座椅倒过来摆到桌上,因为最後一节课以後,学校的打扫阿姨会负责清扫教室。
我也会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去帮助任何人,就算对方是待我不友善的人。
当时,尽管全班的人都不敢接近我甚至厌恶我,我仍努力地在做着这一切。
我从来不求这些人们看到以後会对我有甚麽改观,就是努力地做着我认为份内的事情。
还记得有一次和温承学姊聊到这些事情,学姊仍是担忧地念了我丶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