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第五章:佛瑞先生 - 2
�样难道不怕更被其他人踩在脚底下?

  我说,我不怕。

  我不怕,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核心理念。

  早在爸爸和妈妈於国小那张学习单上写下那几个优点以後,我就一直深深地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且,就算已经有人如此认为,我还是会继续努力。

  我始终认为,就算已经有一百个人说我是个「善良」的人,我仍应该持续努力着,谦虚而奋发。

  也因为始终维持着最真实的自己,纵使在我最无助的高中阶段,我不也认识了理解我的工友阿伯丶打扫阿姨,以及厨师叔叔他们吗?後来,我不也因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态,而结识了巴士中那位别班的女孩,以及走廊上不小心掉了饭盒的那位友善的老师?

  然而,或许我仍是矛盾的吧。

  即使我如何深信自己的核心理念,却仍时常因为他人不解而说出的评断,去怀疑自己最深层的本质。

  还记得,爸爸有次曾提醒我,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何我在对话中,时常提及关於「善良与否」的主题。

  爸爸说,如此的过度地强调,会让对我不甚熟识的人,误以为我是因为缺乏这般美好,而渴望拥有这样的特质,或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丶为了把善良当作某种正面形象而这麽做。

  爸爸说,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并理解我,所以完全不会这麽觉得,但很难保证其他的人也能这般了解我的情形。

  而在我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的确有过这般误会。

  而这样的误会,以及当时相处的对方对於我的评价:「妳是个只想把善良当作光环而不断提及的虚伪的人」,着实使我难受,也引发了我好一阵子的自我怀疑以及颓废。

  当时,我过於害怕那个人口中所说的我,是事实。

  也因此,我不断地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说?是不是?我是个虚伪的人,对吧?」

  我在失控的边缘折腾着想要将自己拉回正轨,却不断地丶不断地听到那个人的批判。

  我要求自己不能对那个批评了我的人生气丶并要求自己去感激对方。

  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够不要把别人给想坏了,这份要求,却又成为了我内心煎熬的元凶。

  或许,自幼各种事件的累积,更导致我成为一个极为自卑的人。虽然我内心深处深刻地明了着自己美好的特质,但,因为潜藏的那份对於自己真实样貌的不安,我总是轻易地怀疑自己。

  在升上大学以後,我就极力地希望自己能有所进步,不再需要靠外界的肯定去认可自己。

  然而,进步的路程,是缓慢而艰困的。

  一开始是从音乐的部分着手。

  原先,我的演奏是极为害羞的。

  我整个人蜷缩在舞台与观众距离所创造出的保护膜里面,身体是紧缩的。

  那时候,我的音乐是微弱的,连同我的肢体语言带出了我的卑微以及自信的缺乏。

  认识温承学姊以後,她一直很努力地帮助我扩展肢体丶把自己的气场和内心丰富的情感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