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打柴人还告诉毛泽东,说:“你一再问我是哪个,我只告诉你,我家就住山下黄源坳。黄源坳是浏阳、铜鼓、万载三县交界的地方,‘吃的是铜鼓的米,喝的是浏阳的水,烧的是万载的柴’。所以,你可以说我是江西的,也可以说我是长沙府浏阳的。都没错!”

  毛泽东笑了起来,觉得老乡说的很有意思。

  分手之际,毛泽东又一次打听老乡的姓名,“老乡,既然你能告诉我住在哪里,怎么就不能说出你的姓名呢?我想记住你的尊姓大名!”

  打柴人一笑,说道:“莫问那么多了,你赶紧赶路吧!”说完便消失在夜幕降临的山间小路上。

  毛泽东顺着打柴人指的山间小路走了一阵,果然便到达排埠。

  这时天已完全黑了。

  排埠是一个小集镇,一条街贯穿全镇。这时镇上的大部分店门都关了,街上已无什么行人,只有那家家户户的油灯光亮在黑暗中闪烁。

  毛泽东找到一家饭店,走进去问:“老板,歇得脚吗?”

  店老板见毛泽东没有带行李包袱,马上回答:“歇不得,客满了。”

  毛泽东一连走了几家,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他就把上衣脱下来,扎成包袱模样,搭在肩上,走进街尾最后一家饭店,问也不问一句,往板凳上一坐,大声喊道:  “老板,打水来洗脚!”

  老板只好端来热水,还为他安排了一间客房。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离开排埠,加快步伐,向铜鼓奔去……

  毛泽东就是这样,终于巧妙地渡过张家坊遇险。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被捕,也是唯一的一次死里逃生。

  ——个人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却也无疑对社会变革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如果那天毛泽东不能脱险,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种局面。

  。。

  第七章  白沙镇首战告捷(1)

  一、

  1927年9月9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秋收起义在当天正式爆发。

  起义军主力——由武昌国民革命政府jing卫团组成的起义军一团,在修水打响了第一枪。标志着这一天是秋收起义正式发起日。

  从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的铁路被同时破坏,湘赣边界山区也枪声大作,在南中国的大地上就此响起了暴动的惊雷……

  穿灰色军装、工人装和农民杂色服装的三支队伍,同时打出了工农革命军军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自己的名义打出的武装起义的旗帜。

  旗帜上有着镰刀斧头的图案,旗边的番号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

  此前一个多月的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不过仍然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号,没有亮出共产党自己的身份,所以军旗仍是青天白日旗。中国共产党人从这一天起,在军队中打出了自己的旗帜。秋收暴动与南昌起义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它虽然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却又是在各个分散的地点,由工、农、兵三个方面各自发动的。总共编成三个团,发动暴动的时间也不尽一致。

  这一天,秋收起义前委书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