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
/>
  2、情境影响

  (1)挫折…攻击假设

  挫折——攻击假设(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挫折在人们获取目标受到妨碍的情境下出现,而出现挫折后人们比平时更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人们对于失业的过度恐惧限制了由挫折所导致的暴力倾向

  (2)温度和攻击行为

  温度与人们的攻击行为之间有密切关系。

  在温暖的天气里、晚上9点到凌晨3点,较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直接地激怒和扩大化

  直接挑衅的结果同那些将会导致攻击行为的消极情境因素具有同样的效应。

  一个扩大的剧本(escalation script),这是一种把文化规则进行编码的记忆结构,编码序列与人们对连续挑衅的攻击性反应逐步升级的顺序相一致。

  3、文化限制

  个体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的限制。

  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广泛地研究了美国社会中涉及攻击的地域性态度和行为。

  (1)攻击行为规范

  欧洲国家的谋杀率要比美国的谋杀率低得多。

  主要因素是环境中攻击性榜样的可获得性。

  三、偏见

  偏见(prejudice)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1、偏见产生的根源

  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人们把自己和别人分成群体来组织社会环境,内团体(in…groups)和外团体(out…groups)。

  群体内偏见(in…group bias),一种认为自己群体比别的群体好的评价。

  种族主义(racism)——一种根据人的肤色或种族遗传所产生的歧视;偏见也会导致性别主义(sexism)——一种根据性别不同而产生的歧视。

  一致性趋向量表(the universal orientation scale)上得分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赞成这样的观点,如“当我遇到某人时,我倾向于注意我和别人之间的共同点”,他们不赞成像“我能通过一个人的性别来了解他的许多东西”的这种观点。

  2、刻板印象的影响

  偏见的记忆结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对一群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

  人们倾向于贬低与他们以前观点相矛盾的信息。

  3、克服偏见

  罗伯斯dx实验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依靠敌对双方的直接接触将会减少偏见。要克服偏见还必须促进在追求共同目标时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拼凑技巧(jigsaw technique)的策略中,发给每一个小学生整篇材料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