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
样的。另一种更为友善、可能也更为中肯的看法是,在今天的儿童精神生活中我们仍能窥见那些曾一度在人类文明原始时期普遍起主导作用的古老因素。儿童会在自己的精神发展过程中以简缩的形式重复人类的发展史,正如早已确立的胚胎学是反映r体发展过程的一样。

  早期幼儿性欲的又一个特征是:正常的女性性器官尚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幼儿尚未发现它。

  所有的重要性都落在男性性器官上,幼儿的全部兴趣都集中于男性性器官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对女孩的性生活不如对男孩的性生活了解得多。但是我们无须为这一区别感到羞愧;归根到底,连成年女子的性生活也还是心理学难以看清的一片“黑暗大陆”。不过我们已经了解到,女孩总是深深感到自己缺少一个与男性性器官价值相等的性器官;她们因此而把自己看作“低人一等”。

  而这种“yj妒忌”就是整个一系列女性独特反应的起源。

  还有一个表现儿童特点的现象是:他们的两种排泄需求1都注入(充满)了性的兴趣。

  后来,儿童接受的教育会在这儿划出鲜明的界线,而这条界线又会在说笑话中被抹杀。

  尽管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但是儿童却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到产生厌恶情绪的程度。这个事实即使是坚持认为儿童心灵如天使般纯洁的人也不否认。

  然而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儿童通常把自己最亲近的亲人当作实现性愿望的对象——因此,首先就是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

  男孩的第一个爱恋对象是母亲,女孩的第一个爱恋对象则是父亲(除非有一种先天的双性倾向为相反的态度的同时并存创造了条件)。

  父母中的另一方便会被视为碍手碍脚的对手,并且常常在孩子心中引起强烈的敌意。

  你必须正确理解我的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希望其喜爱的父母一方仅仅以我们成年人喜欢视为父母与子女之核心的那种疼爱之情来对待自己。不,精神分析已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们,孩子的愿望是超越这种情感的,完全到达了我们所了解的r欲满足的地步——亦即就孩子的想象力所及。孩子当然根本猜想不到实际的性j行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他用源自他自己的经验与情感的其他观念取代了这种行为。

  一般说来,他的愿望总是在产生以某种模糊不清的方式生出孩子的意图时达到顶峰。

  男孩也由于无知而同样怀有生孩子的愿望。我们把这整个精神结构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源出希腊神话)。随着性发展

  1指大小便。——译者注。

  的早期阶段的结束,这种情绪通常应被放弃,应发生剧烈的分裂,并实现转换,而这种转换的产物是注定要在后来的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但是一般说来,这种转换的程度总是不够彻底;倘若如此,一进入青春期,这种情结又会复苏,并会产生严重后果。

  你竟然仍沉默着,这使我颇感惊讶。

  你的沉默不太可能是表示赞同。精神分析在提出儿童最初的对象选择是具有——用专业术语来说——l伦意味的这一主张时,它无疑又一次伤害了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完全有必要准备好迎接同等强烈的怀疑,驳斥和攻击。当然,这种遭遇对精神分析说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遭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