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断了右腿。”
“妈妈回来陪了你多久?”
“没到两个月,腿好了,妈妈就走了。”
“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愿意我的腿没有好。”
“……”我无语。
“如果腿没有好,妈妈就不会走……”
说完这句,刚才还呛着一股火药味儿的声音像陡然浸满了潮气,一下子低了好几度,最后超超竟当着我的面哇哇大哭起来……
徐洁 初三学生,我在一学校组织留守孩子座谈时,他偷偷把一封信塞在了我的口袋里。找老师了解情况时,管德育的副校长说,这也是个在学校里上课只打瞌睡不听讲、带头逃课闹事、影响很坏的“老大难”孩子。拆开孩子的信,字里行间,我听到的却是一个软弱无助的孩子在泣求: txt小说上传分享
花样孩子的草样年华(2)
我爸爸妈妈外出做生意快七年了。爸妈出门的时候,我想和他们一起走,但他们不同意。那个时候,我很想他们,每天都想。
我本来是很坚强很快乐的一个孩子,但自从爸妈出门后,我到了舅舅家,我就不了。进入舅舅家后的我,很调皮,很坏,不是个好学生,不是个好孩子。当然,这都是他们说的。我只感觉到,舅妈的脸色,使我不想回那个“家”。有时候,我真想跑掉算了,就算跑到外面流浪也行。我甚至想到父母反正已经不管我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去年舅舅实在受不住我的调皮,在暑假时跟我说,要把我送到爸爸妈妈那里去。
那一次,想到马上可以见到爸妈了,心里好高兴啊!在我的想象中,爸妈到了城市,一定更年轻了,更精神了,也像城市人一样,变漂亮了!我想象着爸妈的样子,做着留在城市里像城里孩子那样好好读书、天天跟上班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好梦。可是到了广州才知道,他们租住的竟是一个与厕所差不多大的小屋,爸爸每天上班要到凌晨两点多,妈妈摆的小摊生意也不好。那里的情形根本不可能留我在城里读书,我只得回老家。
“莫等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次回到舅舅家后,想起爸爸妈妈在外面很辛苦的样子,我总是把这些古人的话一遍遍写在本子上,来管束自己。可是,“家”还是那个样子,我没有勇气呆;在外面玩野了,上课的时候,我也集中不了精力听老师讲课;当别的同学又想欺负我的时候,我控制不住,想打架、想跑。我开始逃课,和人打架。打不赢的时候,我就叫上几个在外面玩熟的朋友一起打……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很后悔,有时候我也流着泪发誓:我是男子汉,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强起来!可是,每次都做不到,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做得到……
这三个个案所反映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非常普遍。他们衣食无忧,但自小渴盼亲情呵护,而恰恰是这个最根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面对孤寂的生活,如超超,甚至不惜以伤害他人、伤害自己为代价换得母亲的归来。徐洁的情况在生活中更具典型性。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诉对象,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期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引导,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便很容易走上偏路。
“想要一个家,一个自己的家。左手牵爸爸,右手牵妈妈。”男孩杰杰留在我调查表上“最大的愿望”一
“妈妈回来陪了你多久?”
“没到两个月,腿好了,妈妈就走了。”
“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愿意我的腿没有好。”
“……”我无语。
“如果腿没有好,妈妈就不会走……”
说完这句,刚才还呛着一股火药味儿的声音像陡然浸满了潮气,一下子低了好几度,最后超超竟当着我的面哇哇大哭起来……
徐洁 初三学生,我在一学校组织留守孩子座谈时,他偷偷把一封信塞在了我的口袋里。找老师了解情况时,管德育的副校长说,这也是个在学校里上课只打瞌睡不听讲、带头逃课闹事、影响很坏的“老大难”孩子。拆开孩子的信,字里行间,我听到的却是一个软弱无助的孩子在泣求: txt小说上传分享
花样孩子的草样年华(2)
我爸爸妈妈外出做生意快七年了。爸妈出门的时候,我想和他们一起走,但他们不同意。那个时候,我很想他们,每天都想。
我本来是很坚强很快乐的一个孩子,但自从爸妈出门后,我到了舅舅家,我就不了。进入舅舅家后的我,很调皮,很坏,不是个好学生,不是个好孩子。当然,这都是他们说的。我只感觉到,舅妈的脸色,使我不想回那个“家”。有时候,我真想跑掉算了,就算跑到外面流浪也行。我甚至想到父母反正已经不管我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去年舅舅实在受不住我的调皮,在暑假时跟我说,要把我送到爸爸妈妈那里去。
那一次,想到马上可以见到爸妈了,心里好高兴啊!在我的想象中,爸妈到了城市,一定更年轻了,更精神了,也像城市人一样,变漂亮了!我想象着爸妈的样子,做着留在城市里像城里孩子那样好好读书、天天跟上班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好梦。可是到了广州才知道,他们租住的竟是一个与厕所差不多大的小屋,爸爸每天上班要到凌晨两点多,妈妈摆的小摊生意也不好。那里的情形根本不可能留我在城里读书,我只得回老家。
“莫等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次回到舅舅家后,想起爸爸妈妈在外面很辛苦的样子,我总是把这些古人的话一遍遍写在本子上,来管束自己。可是,“家”还是那个样子,我没有勇气呆;在外面玩野了,上课的时候,我也集中不了精力听老师讲课;当别的同学又想欺负我的时候,我控制不住,想打架、想跑。我开始逃课,和人打架。打不赢的时候,我就叫上几个在外面玩熟的朋友一起打……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很后悔,有时候我也流着泪发誓:我是男子汉,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强起来!可是,每次都做不到,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做得到……
这三个个案所反映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非常普遍。他们衣食无忧,但自小渴盼亲情呵护,而恰恰是这个最根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面对孤寂的生活,如超超,甚至不惜以伤害他人、伤害自己为代价换得母亲的归来。徐洁的情况在生活中更具典型性。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诉对象,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期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引导,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便很容易走上偏路。
“想要一个家,一个自己的家。左手牵爸爸,右手牵妈妈。”男孩杰杰留在我调查表上“最大的愿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