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前后时间表及大事记(184-18
��引军围榆中城。边章、韩遂分兵屯守,反断周慎粮道。周慎遂弃辎重而退。董卓所部被先零羌围于望垣(今甘肃天水一带),董卓以计赚羌人,才得以突围。于是张温诸军皆败,复退于三辅一线。中平三年冬,韩遂杀掉边章、北军伯玉、李文侯等人,率兵十余万,进围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南)。陇西太守李相如、凉州司马马腾、汉阳郡(今甘肃甘谷东南)人王国先后起兵叛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攻掠三辅。

  中平五年,韩遂等进围陈仓,被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击败;又劫持故信都(今河北冀脯)令周忠为主,使其总统三十六部,号车骑将军。不久,周忠病死。韩遂、马腾等人争权夺利,纷争不已,陷入分裂局面。

  公元185年

  东汉中平二年

  历史纪事

  灵帝暴敛天下

  中平二年(185)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宦官从中为奸,刺吏、太守复增私调,百姓怨恨。此外又规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届时交请,或有无法交齐而自杀者。故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百姓因此怨声四起。

  农民起义蜂起

  中平二年(185)二月,百姓不堪重压,一时俱起,西及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一带)。中原地区有山、黄龙等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后青州黄巾军众逾百万,黑山军亦众至百万。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汉灵帝聚敛为私藏

  中平二年(185),灵帝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

  灵帝为汉章帝玄孙,世袭解渎亭侯,其家素贫,为帝后务尽聚敛为私藏。光和二年(178),开西园卖官,又郡国进贡,皆先使官责贡使交纳“导行费”,所得钱皆据为私有,分存于宦官之手,每人数千万,修万金堂后,移入堂中贮存。不久,灵帝又于河间郡(今河北献县东南)贱买田地,寺起宇第,搜刮钱财唯恐不尽。

  文化纪事

  支曜译佛经

  灵帝末年,西域沙门支曜居洛阳译佛经,先后译成《成具光明经》等十一部,其中七部地灵帝中平二年(185)问世。

  刘陶下狱自杀

  中平二年(185),谏议大夫刘陶下狱自杀。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人简朴,不修小节。少时游太学,屡次上疏言政事。后以孝廉起家,除顺阳长,甚有政绩。先后任侍御史、尚书令、侍中、京兆尹等官。任京兆尹时,应出修宫钱一千万,刘陶素清贫,又耻于以钱买官,乃称疾不听政。灵帝重其才,未加其罪,征拜谏议大夫。汉中平二年,刘陶见汉天下日乱,上疏言政事八条,认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于是,大为宦官所忌恨。诬其与外贼交通,因此下狱。狱官拷问甚急。刘陶自知难免一死,在狱中自杀身亡。刘陶为当时大才,曾著书数十万言,并有《七曜论》、《反韩非》等文集及上疏、赋、奏等百余篇。其含冤而死,天下莫不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