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建筑气派壮观,院内楼阁亭台,斗拱飞檐,小桥流水,别有d天,一派精致小巧的苏州园林风格。养老院里有花窖、养鱼池、游泳池、单体别墅、主楼客房,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福利机构,事实上却是林福久的私有财产。养老院的合作公司,曾向林福久借贷累计1500多万元,经他们私下商定,借款产生的利息,就以合作公司的名义转为养老院投资。

  2001年7月,林家庄园动工兴建。这个素有吝啬本性,每年过年时只给母亲100元钱和一双袜子的林福久,却在这一工程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林福久需要水泥,鞍山税侦分局的干jing们则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水泥建材生产企业的专项税务调查,在全市范围内打了一场“水泥战役”。

  在这场大检查中,林福久派人从鞍钢水泥厂拉走混凝土1000余立方米,总价值近40万元,而林福久只付了10万元。厂长崔子君催要余款,林福久愤怒地质问说:“就那么一点混凝土,10万元还不够吗?”

  金钱让林福久走上了不归路

  养老院整个工程预算为1000万元到1200万元,而最终只花费了750余万元。案发后,有关部门对养老院的评估结果表明,养老院实际价值1300万元。而林福久的权力,仅在此处就兑现550万元。

  在林福久的y威下,鞍山市许多老板在鞍山无法生存,不得不含着眼泪背井离乡。这样的老板有多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统计。但是林福久的做法,确实使鞍山市的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在这里我们只能举几个知道的例子。比方那个被强迫花10万元买花的酒店老板,只身来到上海,开了同样一家饭店,还好,大上海张开了欢迎的臂膀,他现在生意十分火,可以说财源茂盛。“离开鞍山,省心了。”听说林福久东窗事发,这位先生笑了起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是早晚的事儿。”

  再比方原本在鞍山生意红火的一位个体老板,也因“受不了那份气”,于1997年离开了鞍山,到北京去闯荡。还好,首都北京不欺生,在北京仅几年时间,他的公司便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伪装在财色双恋中曝光

  犯罪分子林福久及重婚小妾供词。

  林福久曾大言不惭地说:好男占九妻。

  林福久的小妾:他对我好对我妈好,对孩子好,对我家里人也好。我一直认为他对我最好。

  犯罪分子林福久:自己从主观方面认准了,不管怎么,最后有儿子,一儿一女不挺好的吗?正好可心,一方面,我自己趁这么多家业,就这么想的。

  是呀!在腐败分子的档案里:权力、金钱、美女,似乎在经常交叉联姻中,已经演变为一种“腐败铁三角”的替代符号,已经成为腐化堕落的陷阱,也成了他们无法逾越的怪圈。

  林福久这个骨子里是农民的“凡夫俗子”,岂能跳出三界外?

  林福久说过:“我的骨子里全都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林福久自问自答,“我认为:在外边,要活出质量让人羡慕,要顶天立地说一不二;在家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多年来,没有儿子,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当然,他那拙劣蹩脚的“成功”,并不完全像所有新闻报道那样,靠政治流氓的蛮横霸道,靠权力寻租的冷若冰霜,靠行政命